檔主稱每天僅能賣出20只,補貼如杯水車薪“沒信心撐到10月”
開賣冰鮮雞首月即將結束,大部分市場已完成改造開賣冰鮮雞,但銷量相比一個月前卻大幅下降,有的市場甚至不到以往一成,檔主撐不住,被逼兼賣光雞。昨日,新快報記者走訪了廣州市內多家肉菜市場,獲悉越秀區(qū)將再補貼檔主,每賣一只冰鮮雞或補貼1-2元。對此,不少檔主表示一天賣不到十只,“補貼不夠買盒飯”,仍無信心撐到10月的全面推廣。
30日,記者走訪了越秀區(qū)和荔灣區(qū)多家肉菜市場,發(fā)現普遍存在兼賣光雞、光鴨和散件的情況。對此,檔主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是冰鮮雞銷量太差,不少檔主守檔口一天都賣不到十只,市民目前對冰鮮雞還不太接受,老顧客就是想買散件和光雞。
據檔主反映,部分市場外圍一早有賣走鬼雞,也是他們不得不轉變銷售策略的原因。不過,即便兼賣光雞,銷售量也大不如前。“現在光雞放在冰柜里,其實比以前擺出來還保鮮。但就是有很多顧客覺得不放心,認為現宰的才好,有的甚至不惜坐地鐵到芳村去買便宜的低檔活雞,還不買中高檔的光雞。光雞銷量也不及以前的三分之一。”
記者在東園肉菜市場采訪時,發(fā)現該市場除了有賣雞殼散件外,并無光雞出售。檔主表示,由于市場是國營性質,所以才不像別的市場都在兼賣光雞。“我們市場以前每天能賣3000斤活雞,現在轉賣冰鮮雞后只剩下不到200斤。一開始附近只有我們一檔還能賣60只冰鮮雞,現在大家都開始賣了,銷量馬上降到不足20只。”
除了東園,附近走鬼雞很少的東川新街市也沒有公開擺賣光雞,但日銷量也是20只左右,不到剛開買冰鮮雞時銷量的一半。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前日越秀區(qū)再次組織檔主們開會。相關負責人會上表示,為了支持檔主推廣冰鮮雞試點,越秀區(qū)檔主每賣一只冰鮮雞,將獲得1至2元的補貼。不過,檔主稱這一補貼實際是有上限的,“每天補貼的上限在20只左右”。
昨日,越秀區(qū)共和村市場檔主告訴記者,“這一補貼并沒有發(fā)文,只是口頭說有,什么時候補貼,怎么來補貼,都還沒有明確貼公告”。
此外,還有不少檔主提出目前5月的租金已經上繳給市場,但政府免一個月租金的補貼何時發(fā)放卻還沒有消息。東園肉菜市場的檔主透露,此前有關部門的負責人要求檔主不得兼賣光雞,否則被查處就取消補貼發(fā)放,所以很多國營的肉菜市場都不準兼賣光雞,“實際上也有人向老客戶直銷,只是沒有擺出來賣”。
而東川新街市趙檔主則表示,最近一次區(qū)里開會,有關部門無明確對兼賣光雞要做何種處罰。
對于越秀區(qū)每賣一只冰鮮雞,補貼1元的做法,檔主們雖然都說好,但均認為這還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龜崗市場一位檔主表示,現在不少冰鮮雞檔,一天都賣不到十只,“補貼還不夠給工仔買盒飯”。共和村市場的檔主則稱,“以目前這種銷量,面對6000元鋪租已虧大本。如果每天補貼上限20只,一個月最多也就600元,杯水車薪。”
記者采訪了30多位檔主,他們表示在有補貼的情況下,仍無信心能撐到10月。他們認為只有在這四種情況下,冰鮮雞推廣才會有突破性進展:一是全市所有市場推廣冰鮮雞,尤其是老芳村以及天河、海珠、白云區(qū);二是真正能杜絕只在上午8點前大賣的走鬼雞;三是大幅補貼減免檔口租金;四是政府在批發(fā)市場開設冰鮮雞屠宰點,開發(fā)其他特色雞種冰鮮雞救市。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