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雛雞飼養(yǎng)到3—4周齡后,會發(fā)生啄肛、啄翅、啄趾和啄食羽毛等現象,這是集約化飼養(yǎng)存在的問題,嚴重時會造成大批死亡。肉用仔雞與蛋雞比較,啄癖較少,一般情況下,不必進行切喙,但當光照太強、飼養(yǎng)密度過大時,也會發(fā)生啄癖。為了防止啄癖,降低死亡率,除了針對啄癖發(fā)生的原因,采取相對的措施外,在多數情況下,可采取切喙。
【目的】
切喙又稱修喙和斷喙,切喙是用切喙機或刀、剪,除去部分喙尖,可降低啄傷能力。修喙不僅能減少飼料浪費,提高生產力,而且是防止啄癖的有效措施。
【時間】
各品種(品系)可按照有關飼養(yǎng)管理手冊指導進行。一般雛雞修喙在1日齡或6—9日齡進行,1日齡修喙因雛雞喙短小,質地柔軟,不易掌握,同時又礙開食。因此,一般多選擇在6—9日齡。當10—12周齡時又作適當修喙。修喙最遲不超過14周齡,尤其在炎熱氣候條件下,超過這個齡期,難以控制出血。
【方法】
大群修喙一般采取切喙機,熱刀片的溫度達815攝氏度,從上向下切,接觸喙約3秒鐘,切除部位約在喙部的1/2處或自喙端至鼻孔的2/3處。切除時應將雞頭略朝上,使上喙比下喙切除多一點。公雛只切除喙尖銳利處。6—10日齡切喙,每人每小時一般可切600—1000只,10—12周齡的雛雞可切喙300—500只。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