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傳謠要負法律責任,今年已有人因此被行政拘留。
“緊急通知:剛剛中央二套電視新聞已播出,暫時別吃牛肉、豬肉、雞肉、鴨肉等肉制品,因遼寧到杭州5570頭家禽感染了炭疽桿菌。杭州剛開完緊急會議。請盡量多通知親朋好友!收到請轉!越快轉越好!”
想必在昨天,不少市民或從短信或從微博,甚至微信中,收到過這條消息了吧?
也許有不少人收到后都是信以為真,感嘆一句“現在吃什么都不放心”,便默默轉發(fā)給親朋好友,提醒更多人注意。
雖然,提醒是出于好意,可是,若提醒的內容是無根無據的謠言,那就未免好心辦壞事了。
是的,記者昨天向杭州市農業(yè)局求證,工作人員表示這壓根是子虛烏有之事。甚至,工作人員還顯得有些無奈,因為這條謠言,已經是今年第3次被翻出了。
央視二套
從未有過此類報道
事實上,這個消息在上個月曾出現過,本報就曾辟過謠。在網絡上再向前追溯,早在今年4月,同樣的消息就已經出現。可以看到,每一次類似消息出現時,內容一模一樣,甚至一字不差,包括感染炭疽桿菌的家禽數量。
記者搜索發(fā)現,這樣的消息,最早出現是在去年8月份。當時,江蘇、遼寧確實相繼出現皮膚炭疽病例,衛(wèi)生部曾為此召開例行新聞發(fā)布會。衛(wèi)生部發(fā)言人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初步判斷,江蘇遼寧兩地皮膚炭疽疫情屬于獨立事件。
隨后數月,關于炭疽的假消息開始傳播。此時,遼寧成了謠言中的“病源”,而杭州、蘇州、??诘瘸鞘袛荡纬蔀樘烤业?ldquo;旅游目的地”。
被堂而皇之用來增加消息可靠性的中央二套也同樣郁悶,央視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央視從未有過遼寧感染炭疽桿菌的肉制品流入其他城市的報道,反倒是在去年像《平安365》等欄目里,播出過《炭疽病 莫驚慌》這樣的科普節(jié)目。
昨天因這則謠言躺著中槍的
還有蘇州
其實不止杭州,昨天有幸被這則謠言同時“點名”的,還有蘇州。
“緊急通知:剛剛電視新聞已播出,暫時別吃牛肉或牛肉制品,包括牛肉面,因遼寧到蘇州570頭牛感染了炭疽桿菌。蘇州剛開完緊急會議。請盡量多通知親朋好友!收到請轉!”
兩個假消息,除了地名和感染源(牛和家禽),就數字少了一個“5”。但在懷揣好意的網友的轉發(fā)提示下,兩條消息傳播得可不慢,甚至很快就有網友進一步添加了“溫馨提示”—
蘇州網友“伊娃姐姐Tiger媽媽”著急地提醒:“最近超市里的牛肉別買……感染了碳疽(炭疽)桿菌,吃了會全身潰爛的。”杭州網友“未來Deus”則稍微做了科普:“炭疽桿菌已從東北殺入南方,直接進入杭州地區(qū),此病毒可以存活20到30年,喜歡氧氣和恒溫,110度開水滅活(病菌)要一小時……”
浙江省從1949年起
就沒有出現過一例炭疽患者
省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曾在接受采訪時說,浙江省從1949年起就沒有出現過一例炭疽病患者。全國每年的炭疽病例報告人數為300~600例,主要是通過接觸不明原因死亡的牛羊而導致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在畜牧業(yè)發(fā)達地區(qū),病例也在逐年減少。
對于畜牧業(yè)并不發(fā)達的浙江人說,若不是臭名昭著的731部隊曾在中國用炭疽桿菌進行實驗,若不是911后恐怖分子曾將炭疽作為生物武器,炭疽這個陌生的詞語,怕還不是這么如雷貫耳。
事實上,相比于新興的禽流感,炭疽這種古老的疾病,并非難以治愈,特別是在抗生素出現之后。像最常見的皮膚炭疽,除非病情已經進入晚期,出現全身出血癥候,一般病情只需使用抗生素,并做簡單的創(chuàng)面處理即可。只要早發(fā)現、早診治,治愈率很高,一般不留后遺癥。
據衛(wèi)生部疫情信息報告,全國法定傳染病發(fā)病、死亡統(tǒng)計表的數據顯示,2011年炭疽發(fā)病病例為309例,死亡3例,2010年發(fā)病289例,死亡6例,2009年351例,死亡3例。
皮膚炭疽傳染家禽
其實非常罕見
皮膚炭疽傳染病屬于人畜共患病,傳染源主要為患病的食草動物,如牛、馬等,傳染家禽的情況非常罕見。也因此,中國的炭疽病患者主要集中在畜牧發(fā)達地區(qū)。
雖然炭疽極少在家禽中傳播的特性,讓人們不用為謠言中5570頭感染炭疽的家禽緊張。不過,如果吃到帶有炭疽的肉食品,的確會感染炭疽,對于外來的牛肉,是否依舊需要我們謹慎對待?
來自杭州市農業(yè)局的消息稱,目前杭州人吃的牛肉,國內牛肉以山東、內蒙古等產地較多,進口牛肉主要來自西班牙、荷蘭、巴西等國家。
而且,杭州對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有一套嚴格的監(jiān)管模式,只要是在菜場或超市等正規(guī)渠道購買的牛肉,基本都是安全的。
疾控專家表示,如果大家實在不放心,就盡量不吃沒有燒熟的牛肉。
關注食品安全
因恐懼和不了解而默默轉發(fā)
放下因謠言帶來的緊張心情后,是否你也會反思:假消息再三被翻出,這是出于什么心態(tài)?
杭州市疾控中心主任、浙江心理學會理事長趙國秋認為,大家對飲食健康是相當關注的,當聽說自己天天接觸的食物有可能會感染病毒時,肯定是很害怕很恐懼的。而這種恐懼的心理,一方面是對“炭疽病”不了解,另一方面是當下食品安全事件多發(fā),嚴重打擊了原有的信任感。
“人的心理恐懼大部分來自對事物無知和不確定感,網民們不一定對這個炭疽病有多了解,當看到像模像樣的版本出現時,大家就會去關注、傳播,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今年以來,我們已經面對了H7N9、新型冠狀病毒等多種新型病毒,在這樣的背景下,種種心理發(fā)揮作用,大家都會以為真的再次出現了新情況。這是很明顯的從眾心理。”
而從社會學角度來說,網絡雖然是虛擬社會,但虛擬社會與現實社會密不可分,直接關系現實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網絡謠言把謊言包裝成“事實”,將猜測翻轉成“存在”,在網上擾亂人心。如果任其橫行,將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影響社會穩(wěn)定,危害社會誠信。
網絡傳謠要負法律責任
今年有人因此被行政拘留
昨天,記者也就此事咨詢了杭州一墨律師事務所主任黃律師。對于網絡謠言傳播,他們有相對豐富的經驗。
黃律師說,在法律上來說,網站對網絡傳播有監(jiān)管作用,一旦明確傳播主體,而主觀意圖也知道傳播內容是不實,傳播結果引起了社會危險、情節(jié)嚴重,這樣的傳播行為,傳播者就應該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而黃律師認為,網絡謠言傳播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的界定,存在一定難度。“承認責任,首先要有主體,其次他的主觀意圖是否惡意,知不知道他行為本身存在一定的危害性,最后看是否造成社會危害性,嚴不嚴重等。如果說,這條‘炭疽病’微博一而再再而三被翻出來,發(fā)布或者傳播者可能涉及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能找到主體者的話,就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對于網絡謠言傳播,杭州公安也是嚴厲打擊的,一旦查獲傳播源頭,將視情節(jié)嚴重情況作出相應處罰。今年3月,張某在網上傳播謠言稱,有一家三口在杭州玩耍后相繼得重病,甚至出現死亡。一周內,該條微博被轉發(fā)近兩萬次,同時還出現了病毒泄露、封城等多條微博,引起了居民恐慌。經查證后,張某被行政拘留5天。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