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臨近,團圓飯是親朋好友相聚的重頭戲。長期以來,香港市民所需蔬菜、肉禽等基本生活物資主要靠內地供應,其100多個市場內,有六成以上的農副產品都來自內地。而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變化發(fā)展,供港鮮活食品的輸送渠道也經歷了較大變化,從當年需調運全國28省市鮮活貨物供港,到如今珠三角供港食品基地蓬勃發(fā)展。其中,深圳已成為全國供港食品的主要集散地,每天都有來自江西、湖南、河南以及珠三角等地的生產基地供應香港的活畜禽、蔬菜等鮮活商品源源不斷地運往香港。
其中,深圳文錦渡口岸作為深圳供港鮮活類產品的重要通道,是全國指定的唯一供港活禽、水生動物出境口岸,其輸出量占到香港市場總份額的80%,被香港市民形容為“綠色生命線”。
昨日,記者來到深圳文錦渡口岸,走訪檢驗檢疫、海關等單位,了解他們如何打造供港民生物資綠色通道,保證香港市民節(jié)日餐桌的安全。
“集中申報”保證“隨到隨走”
每天早晨七點不到,各類貨柜車已經在文錦渡口岸外排起了長隊,平均每天有500多輛滿載活魚、活豬、活禽等鮮活物資的車輛經此駛向香港的各個市場,有人形容說“相當于每天將一個小型的農副產品市場從深圳搬到了香港。”
深圳文錦渡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貨檢二科的譚彥彩告訴記者,從時間分布上看,各類供港鮮活商品出口存在一早一晚兩個高峰,早高峰出現(xiàn)在10:00以前,主要集中在7:00至8:30之間,出口貨物以活畜、活禽、鮮切花、冰鮮禽肉為主;晚高峰出現(xiàn)在18:00以后,主要集中在19:30至21:30之間,出口貨物以供港蔬菜、水果、活水產為主。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一輛滿載活魚的貨柜車直接駛到了關口的自動驗放閘門前,停留五秒鐘后,閘口欄桿彈起,司機往旁邊的箱子里投入了一張紙,就完成了通關。
深圳文錦渡海關物流監(jiān)控二科副科長劉紹毅告訴記者,這是海關鮮活專用通道近年才啟用的“自動核放”通道:以往,海關需在通道手工核對清單和手工起閘放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通關速度;現(xiàn)在車輛駛入海關通道后,設備會自動讀取車輛、貨物信息并與申報內容進行比對,核對無誤后放行,有異常的話系統(tǒng)將報警,并實施查驗。平均一輛貨車從車輛停穩(wěn)到起閘通過只需要10秒的時間。
針對供港鮮活農產品(包括冰鮮食品)物資出口特點,深圳海關設立鮮活商品出口專用通道及窗口,盡可能縮短鮮活商品的通關時間??诎冬F(xiàn)場設立專用查驗臺為鮮活車輛優(yōu)先查驗,審單部門安排充足的人力加班加點,根據(jù)企業(yè)實際情況,彈性延長工作時間,對當日申報的鮮活商品予以當日審結放行,并實行24小時預約通關,確保做到供港鮮活產品“零滯關”。據(jù)統(tǒng)計,2013年,深圳海關全年驗放供港鮮活車輛19萬輛次,供港鮮活產品153.8萬噸,價值23.8億美元。
八項檢疫措施保活禽健康
近期,內地和香港先后發(fā)現(xiàn)多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引起外界強烈關注。事實上,活禽供港屢歷風雨,人禽流感事件數(shù)次發(fā)生,從1997年始,幾乎每年都要籠罩在深港上空。
深圳檢驗檢疫局有關人士介紹,為防止禽流感經深圳口岸傳入傳出,確保供港活禽健康,該局推出了八項嚴格的檢驗檢疫措施,從源頭到出口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均進行監(jiān)管,其中包括:要求供港注冊活禽飼養(yǎng)場使用供港活禽專用疫苗,定期檢查疫苗存放和免疫記錄,并進行免疫抗體水平的檢測,確保注冊場活禽100%免疫;對供港活禽出口前5天進行隔離檢疫,檢疫內容主要是對出口活禽進行臨床健康檢查,每批進行H5N1免疫抗體檢測以及每批按0.5%采集喉拭子和糞拭子樣用熒光PCR方法檢測病毒;對裝載活禽出境的運輸工具、裝載籠具以及入境回空雞籠實施嚴格徹底的消毒措施等。
這一系列嚴格的措施構筑起了嚴密的防線,至今,深圳轄區(qū)的所有供港活禽注冊飼養(yǎng)場從未發(fā)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供港活禽抵港合格率達100%。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