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豆類,目前市場關注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國際市場,一個是月底要公布的種植面積報告、一個是美天氣與單產,另外就是南美大豆銷售情況;國內市場主要是下游養(yǎng)殖動態(tài)。
關于種植面積
影響種植面積的在于和同季作物的性價比。一般上一年12月份作物性價比會影響農民下年種植意向,3月份種植意向報告已經公布,美豆擴種沒有懸念,市場也已對此有所反應,關鍵在于接下來的6月底的種植面積報告中會不會調,如何調的問題。這就涉及到3月份之后的一些市場動向,比如此階段玉米的播種是否順利、兩者的性價比以及政府的相關政策是否足以令種植者改變種植計劃等。
首先來看下,3月底種植面積意向報告發(fā)布后美豆/玉米比值的變化情況,該比值一直呈現(xiàn)回落,由3月底的2.6下滑到目前的2.4,但2.4這個點尚不足以帶動玉米的種植積極性,往年來看,一般在美豆/玉米比值低于2.2甚至2以下才有效帶動起種植積極性,而且在中國DDGS進口關稅取消前、原油仍低位徘徊期,玉米仍缺乏需求增長點,玉米的種植積極性應該還是不會很高。而且結合種植的實際情況來看,今年美玉米在播種時中西部地區(qū)的多雨天氣再一定程度上耽擱了玉米播種,這從玉米的播種進度可見一斑。截止到6月5日當周玉米種植基本結束,據(jù)美國農業(yè)部統(tǒng)計,僅完成了計劃種植面積的96%。未種耕地、受澇的部分玉米耕地沒有重播以及一些玉米耕地可能會改種大豆,這理論上可能會導致大豆種植面積一定程度的增加。我們再來看,今年大豆的播種較為順利,完成播種的時間也相對較早。綜合各方面因素來看,6月份美豆播種面積調增的可能會更大一些。從歷年美農業(yè)部6月份面積報告調整情況來看,較3月份報告順勢調的概率也更高一些。而最終面積較6月份調低的概率則占56%,但2006年以來因種植優(yōu)勢、且播種期天公作美的緣故也一直是順勢調的情況呈現(xiàn)。所以月底的種植面積報告無論從現(xiàn)實情況還是從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概率上來講,可能都不容太樂觀,調高的概率可能要更高一些,盡管幅度暫時估計應該相對有限??傮w看,恐怕這份報告還依然幫不了多頭,反而可能為空頭助威,市場的壓力應該說可能很難籍由這份報告來消除。如果在6月份的報告中面積調高幅度有限甚至或者說有小幅下調的話,在后續(xù)的月度供需報告中仍然存在上修的預期,按照以往調整軌跡,則在10月份調整的可能大,如果屆時其他產需因素變化不大,則市場明顯承壓,尤其是單產,如果說8、9月份之前市場還存在些許升水的預期空間,市場表現(xiàn)抗跌的話,則10月份之后天氣升水不再,單產配合調高的話市場則免不了仍有階段回落出現(xiàn)。
關于單產
什么影響單產?一是科技水平,二是天氣狀況,科技因素我們可以看看近年趨勢線情況,天氣我們可以看看相關氣象數(shù)據(jù)及預期。
目前市場對美豆的單產預估為48蒲式耳/英畝,合3.23噸/公頃,符合近年趨勢線單產水平。但我們觀察歷年單產在最高點拐頭時都并不是一下子回落到到趨勢線上來,而是小幅調整為主,科技的力量也并沒有那么容易被天氣抹平,科技戰(zhàn)勝自然的力量近年也在提高,尤其今年天氣還并不算差的情況下??傮w來看,今年美國氣溫偏高,降水充足,墑情沒有太大問題,農作物天氣炒作基礎尚不足。按照目前的降水情況,理論上美豆單產在50蒲式耳/英畝以上相對合理。不過從今年美豆實際生長的情況來看,截止到6月19日當周,美豆生長良好率為67%,不及去年同期水平,按照這個情況48蒲式耳/英畝的單產在7月份可能不會調整,但后續(xù)如果天氣沒有進一步惡化,則市場在8月份存在調增的可能。不過今年美豆產區(qū)降水相對偏多,8、9月份鼓粒灌漿期可能會再度存出現(xiàn)升水空間,因鼓粒期降水往往與產量成明顯的負相關。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單產不一定有機會調高,但如果這樣的話,后面美豆收獲之后的壓力可能就會來了。再加上收獲上市的集中壓力,市場可能再度出現(xiàn)回落筑底的可能,這也符合之前種植面積的預期節(jié)奏,之后11、12月份南美種植期天氣炒作、美豆收獲壓力釋放后,再配合國內終端需求好轉,市場存在進入新周期的可能性,從這點來講,12月份或者1月份從去年6月分開始的這輪C浪可能完結,熊市可能終結,市場方可能進入到新的上漲周期中。當然,這只是初步的一個節(jié)奏預期。
天氣與單產:天氣炒作是否有空間?
目前天氣炒作空間不大,墑情來看僅北科達州及南科達州有一定干旱,但近期該地出現(xiàn)降水緩解干燥預期。且預期未來3個月該地區(qū)可能存在降水偏多的可能,再加上今年美國其他地區(qū)降雨亦相對偏多,相對過多的降水是否會影響8、9月份鼓粒期的大豆,關注天氣變化,若此屆時8、9月份天氣升水可能再起,但幅度不過度看,因目前我們可以看到的存在降水過多的產區(qū)非常有限,大多正常。
目前階段南美大豆出口同期來比相對緩慢,但高熱損的南美大豆能抗多久是個問題,后續(xù)一旦出口放量市場仍顯壓力,不過市場對天量南美大豆這個利空也已經基本反應,即便出口放量也只是對市場短期的影響,此處不過度看。國內下游養(yǎng)殖價格起來了,但存欄沒上來,需求持續(xù)良性的制動力仍顯不足。隨著雞蛋價格上漲、利潤好轉,淘汰雞減緩、飼料需求可能稍有階段恢復,對8、9月份階段市場可能會有一些支撐。
結論
就目前市場的節(jié)奏初步預期來看,7月份美供需報告之前天氣炒作缺乏題材、而預期供需數(shù)據(jù)又難以給力,這段時間的市場估計仍難獲得有效支撐,偏空操作為主,下方支撐2500-2600一帶,此階段尚不建議過度看下方空間,因為南美大豆的惜售期正是美國下年度的預售期,其對面積與單產的上調可能還是會比較謹慎。而8、9月份天氣炒作可能尚存在一定的空間,再加上下游備貨積極性可能有階段恢復,所以市場在7月份報告后存在階段走升的預期,而10月份后美豆種植面積上調的這種可能、之前未來得及上調的單產上調的壓力,屆時市場可能仍有再探底的預期,不過南美大豆種植面積下降、播種期炒作及全球需求恢復的預期可能會給市場帶來支撐,進而限制市場下跌,如果南美生長期炒作再來,市場存在回升的預期,且不排除開啟牛市的這種預期。
我們比較確定的是,目前的市場依舊承壓,確實還找不到有效的利多題材,仍震蕩思路波段操作對待。而對于上面我們預計的節(jié)奏方面,是我們試著對主要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估計后得出的初步的一個預期,不一定準確,僅供參考。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