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前兩周的快速下跌后,本周前3個交易日美豆和國內連粕止跌反彈。截至3月29日國內收盤,CBOT大豆和連粕主力合約分別較上周五盤中低點反彈4%和2.5%。
“究其原因,除短期超跌后技術反彈外,本周市場對周五晚間美國農業(yè)部年度種植意向報告、阿根廷產量繼續(xù)調減預期和美豆出口階段性回升等因素的交易同樣支撐價格。”中州期貨分析師吳曉杰說。
建信期貨分析師洪辰亮告訴記者,前期大幅下跌一方面是出于宏觀環(huán)境的擔憂,另一方面也是對前期潛在利空的兌現與發(fā)酵。由于美聯儲本月繼續(xù)加息,市場擔憂可能有更多的中小銀行面臨困境,未來或有持續(xù)暴雷的可能性,大宗商品集體承壓,原油、油脂等國際品種的下跌也拖累美豆。而從基本面來看,巴西大豆大量上市,產地CNF報價持續(xù)走低,同時巴西農戶新季的銷售進度屬于極慢的狀態(tài),前期盤面并未完全反映這一事實。而本周隨著宏觀及心態(tài)的轉變,產地賣壓更甚,終于壓垮了美豆價格。
“由于阿根廷的大幅減產,本季大豆供應只能說略有恢復,但想達到累庫的預期,則可能需要順延至下一年度,國際大豆市場的供需至少在9月之前并沒有呈現寬松的狀態(tài)。”洪辰亮表示,未來市場關注點逐步從南美回歸到北美,后期建議關注3月31日公布的美豆種植面積與2月展望的差別以及后期天氣情況,雖然整體判斷美豆重心會較去年下移,但路徑及過程并非一帆風順,關注1400美分/蒲式耳的支撐。
據吳曉杰介紹,截至3月29日,國內主要地區(qū)豆粕現貨報價環(huán)比上漲20—50元/噸不等,再次回到3750—3800元/噸區(qū)間。下游成交情緒也有所回暖,本周前兩個工作日國內油廠豆粕現貨日均成交27萬噸,較上周日均8萬噸的成交量大幅回升。
國聯期貨分析師徐亞光認為,昨日豆粕2305合約價格振蕩收高,一方面,CBOT大豆價格上漲提振連粕走勢,市場對于阿根廷大豆大幅減產以及較差的大豆質量的擔憂對CBOT大豆價格起到一定支撐作用。另一方面,國內豆粕現貨價格企穩(wěn),本周前兩個交易日豆粕日均成交量增加至27.15萬噸,較之前的成交情況明顯改善。雖然豆粕2305合約短期內出現反彈,但在二季度大量大豆到港預期下,反彈空間預計有限,整體維持振蕩走勢。
“短期國內豆粕現貨成交好轉。一方面,月底合同結束后存在采購需求,恰逢現貨價格已跌至短期低點,成交好轉;另一方面,近日大豆港口檢驗時間有所延長,短期到港節(jié)奏延遲。而目前國內油廠壓榨還處于低位,隨著成交提貨回升,部分油廠豆粕供應緊張,支撐價格。”吳曉杰說。
不過,吳曉杰預計,豆粕“好景不長”。美豆跌勢并未反轉,巴西收割繼續(xù)推進,對美豆出口壓力將繼續(xù)釋放。雖然阿根廷大豆產量存在繼續(xù)下調預期,但市場短期已經交易充分,對價格影響有限。此外,短期到港節(jié)奏雖然放緩,但4、5月進口大豆仍將集中到港。后期隨著到港量回升,豆粕現貨將繼續(xù)承壓走弱。
“目前,國內油廠壓榨開機率偏低,雖然華南等局部地區(qū)出現豆粕脹庫的現象,但從全國來看,油廠豆粕庫存水平較為健康。而下游生豬養(yǎng)殖行業(yè)延續(xù)虧損狀態(tài),但生豬存欄基數較大,二育逐漸上量,對豆粕價格亦存在一定支撐。綜合來看,豆粕短期內壓力與支撐并存,中長期預計偏弱運行。”徐亞光說。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