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六月已經收官,但六月所帶來的震撼確實令人難以忘懷,據統(tǒng)計,山東企業(yè)的主流收購價逼近2500元/噸,整體漲幅近百元,而東北地區(qū)雖說漲幅沒有那么亮眼,但漲幅也達到50元/噸上下,昨日山東到貨小幅上漲,東北地區(qū)整體平穩(wěn),七月開啟后能否延續(xù)六月份火紅局面呢?山東玉米能否全線站上1.3元/斤的位置?小麥玉米價差是縮小還是繼續(xù)擴大呢?
進入七月之后,第一個要面臨的問題就是隨著降雨天氣漸緩后,持糧主體的反應了,畢竟以目前的企業(yè)收購價來看,對不少持糧主體有很強的吸引力,如果持糧主體出貨積極性提升,市場流通糧源擴大,那么企業(yè)就有了壓價的可乘之機,雖說不至于大幅降價,但震蕩下滑應該是大概率的是,本周重點關注持糧主體的出貨狀態(tài)!
而一直受到關注的進口玉米拍賣落地,雖說投放量遠低于預期,暫時對市場的影響并不大,但后續(xù)的拍賣力度才是關鍵,特別是關于底拍價,如果量小影響不大,但量大的話很可能會引導市場的下一波價格動態(tài)!
進入本月之后,也就是暑假開啟的時間段,這點對本就疲軟的下游需求來說絕對不是啥好事,根據最新的企業(yè)通報顯示,企業(yè)訂單小幅下滑,終端產品走貨再次放緩。所以小編認為,進入本月之后,企業(yè)對高價原糧的抵觸心理會更加嚴重!
所以針對于本月玉米能否繼續(xù)飄紅,小編較為悲觀,無論是從官方的角度還是從市場角度亦或是采購方的角度來看,對玉米上漲都是不利的,如果說六月份是持糧主體生生抬著價格上漲的話,那么進入本月之后,持糧主體大概率會分成兩派,選擇繼續(xù)堅守的占比小編認為會不斷下滑!
關于山東玉米能否全線站上1.3元/斤的問題,小編個人認為可能性有但極低, 更大的可能是止步于1.25元/斤的位置,至于原因在前面的文章里咱也提到過,說的直白就是企業(yè)的成交能力不足,如果價格繼續(xù)上漲,停機檢修或將成為不少企業(yè)的首選。小編不否認,六月的玉米價格上漲超出預期,甚至玉米價格的重心都不斷上移,但玉米市場的利空因素正在不斷累積,隨時有可能對現(xiàn)階段的玉米價格進行沖擊,所以建議持糧主體該出手時就出手,一定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存儲能力及資金現(xiàn)狀做出靈活調整。另外根據天氣預報顯示,未來幾天我國仍有大范圍降雨天氣,注意天氣變化對新作生長影響,強化儲存管理。
至于小麥玉米之間的價差是擴大還是縮小的問題,小編的個人認為除非玉米價格大幅回落,否則小麥和玉米之間的價差不會出現(xiàn)明顯的縮小,畢竟小麥上漲的難度遠大于玉米價格下跌,但受制于官方的態(tài)度,小麥想大規(guī)模飼用的可能性也不大,短期內搶占部分市場份額沒問題,但繼續(xù)擴大的可能性較低,本月小麥玉米之間的價差大概率會維持在目前的局面下,呈現(xiàn)小幅震蕩!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本月玉米產區(qū)之間的價格差大概率會出現(xiàn)明顯分歧,東北糧入關的力度極有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前面咱們提到過,如果山東出現(xiàn)持續(xù)的上量,不僅會影響到本地,甚至會影響到華北及東北地區(qū),本月價格變化的重心在山東。
小結:以目前的市場條件來看看,玉米偏強運行的階段基本告一段落,未來一段時間大概率會陷入區(qū)間震蕩期,無論企業(yè)多憤怒,暫時還具備強勢打壓的條件,所以價格不存在大跌的可能,也就沒有玉米在劫難逃一說,本月下旬,供需雙方的博弈會繼續(xù),價格的波動空間就是本輪上漲這百十元。但目前的價格正在不斷透支未來的玉米行情,再疊加到下游需求低迷,政策層面尚未有明確的指引,再加上企業(yè)利潤嚴重下滑,和新麥入市的影響,玉米所要面臨的替代壓力凸顯,建議市場主體理性看漲,結合自身情況制定購銷計劃。接下來繼續(xù)關注麥收騰倉情況,玉麥價差、政策端投放以及市場購銷節(jié)奏。
小麥:
最近兩天受到降雨和玉米價格走高的影響,小麥市場整體震蕩偏強,原因很簡單市場流通糧源減少了,也可以說小麥銷售渠道擴大后,持糧主體心態(tài)有所升溫,再疊加政策托市開始擴大和收割進入收尾階段,農戶惜售情緒也開始升溫,造成小麥有了一定的上升底氣。但需要重點說明的事,現(xiàn)階段下游需求有進一步減弱的趨勢,制粉企業(yè)對小麥的采購積極性一般,直接限制了小麥的上漲空間!
如果說制粉企業(yè)困難是一方面,那么對于貿易商來說也不樂觀,現(xiàn)在陷入購銷兩難境地的不在少數,一方面,市場對小麥行情的預期升溫,尤其是基層農戶惜售情緒轉濃,低價難收糧;另一方面,高價難流通,且利潤被壓縮,甚至出現(xiàn)倒掛。所以小麥價格想達到1.25元/斤至少現(xiàn)階段是不具備條件的!還是那句話,小麥未來一段時間區(qū)間內震蕩是常態(tài),供需雙方短時間內僵持局面不會改變!
小麥市場存在的三大風險:
1、需求疲軟但供應寬松,小麥上漲的空間被大幅限制
2、渠道商對小麥缺乏信心,建庫補倉的占比不足,這就意味著市場截留效果不明顯
3、進入暑假,面粉的需求進一步下滑,制粉企業(yè)的開機率和訂單下滑,對原糧的需求減弱!
小結:針對于當前的新麥市場,小編認為華北及黃淮地區(qū)的老板們,只要把價格控制在1.2元/斤附近(凈糧),都談不上風險,從目前已上市新麥價格來看,各地區(qū)面企收購價格在1.21-1.23元/斤之間,與陳麥價格持平,高于最低保護價,所以利潤空間是存在的,特別是短線運作的情況下!關于最近一段時間新陳麥不斷下降,這換個角度來看就是利潤在一步步擴大,畢竟有政策托市的價格擺在那里,還有糧庫也正在不斷地入市收購。小編認為從政策角度來看,今年新麥的價格不會低于1.25元/斤!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