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彬彬(江蘇省海門市畜牧獸醫(yī)站)
京海黃雞是由京海集團、揚州大學和江蘇省畜牧獸醫(yī)總站共同培育而成,經(jīng)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通過的新品種。它是以地方黃雞資源為育種素材,根據(jù)傳統(tǒng)遺傳育種理論,采用常規(guī)育種和分子標記(1帶)輔助選擇,經(jīng)五個世代培育而成的小型優(yōu)質肉雞新品種。京海黃雞具有體型外貌一致、生產(chǎn)性能優(yōu)良、遺傳性能穩(wěn)定、抗逆能力強等特點。
一 進雛前準備工作
1 場址選擇
建場地點應考慮以下環(huán)境條件:①交通便捷,利于加強管理,方便運輸和職工生活。②天然防疫條件良好。一般要求距交通主干線400米、次級公路100米以上;遠離居民住宅區(qū)和高噪聲、高污染源以及其它畜禽養(yǎng)殖場、屠宰場。③地勢高燥而平坦,陽光充足,通風、排水良好;有利于雞場內、外環(huán)境的控制;水源清潔,電力有保障。
2 雞舍建筑要求
隔熱與保溫:雞舍夏天能隔熱,冬天能保暖,結構牢固。
干燥與防潮:雞舍應建在排水良好、通風防潮的地方,開放式雞舍檐高在1.8米以上。
雞舍跨度:以自然通風為主的雞舍跨度不超過8米為宜;以機械通風為主的雞舍跨度可達10~12米。
雞舍類型:開放式雞舍、密閉式雞舍。
3 飼養(yǎng)方式及飼養(yǎng)密度
飼養(yǎng)方式:舍飼有地面厚墊料平養(yǎng)、網(wǎng)上平養(yǎng)、籠養(yǎng),也可實行生態(tài)放牧飼養(yǎng)。
飼養(yǎng)密度:①平養(yǎng):每平方米1~2周齡40只、3~5周齡30只、5~7周齡20只、8周齡以后10~12只。②網(wǎng)上平養(yǎng):育雛期每平方米40只,育成期每平方米15~18只。③籠養(yǎng):飼養(yǎng)密度與網(wǎng)上平養(yǎng)相當。④放牧:根據(jù)自然環(huán)境的植被和是否需要補飼等情況而定,通常每畝載雞量為60~80只。
4 接雛前的準備
雞舍準備:接雛前,要對地面及空間進行清潔消毒。選用腐蝕性弱、穿透力強、消毒效果好的藥物(如有機酸、碘劑類等)。同時清除雞舍周圍的雜物。
飼喂用具準備:先將飲水器、料盤和料桶清洗干凈,再用0.1%過氧乙酸或0.1%新潔爾滅溶液浸泡1小時,最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能曝曬最好)。
設備檢查:檢查保溫設備、飼喂與飲水用具是否完好,發(fā)現(xiàn)損壞及時維修或更新。
墊料準備:選擇干燥松軟、吸水性強、新鮮、無霉變的墊料(如木屑、刨花、秸桿等)鋪進已消毒風干的雞舍內,厚度為5~8厘米。
薰蒸消毒:將事先準備好的飼喂用具放入雞舍內,開放式雞舍用塑料布密封,密閉式雞舍關緊門窗后,按每立方米雞舍空間用福爾馬林28毫升、高錳酸鉀14克進行密閉薰蒸消毒,24小時后通風排氣。
進雛前一天做好飼料、藥物及生產(chǎn)記錄表等的準備工作。
人員準備:飼養(yǎng)員應做好自身清潔消毒工作,換上潔凈的工作衣服及鞋帽。
雛雞運輸途中應注意防寒、防暑、防雨。
二 生產(chǎn)過程中飼養(yǎng)管理要點
1 飼喂
(1)開食與開飲:開飲時間不應晚于出雛后48小時,最好在24小時內。開始飲溫開水,飲水器位置以每羽2cm或能滿足20%以上雞只同時飲水為宜。開飲同時即可開食,其方法是將飼料均勻地撒在料盤中讓其自由采食,料盤要能滿足80%的雞只同時采食。
第一周喂料要做到少喂勤添,每天喂料6~8次,讓雞只自由采食;從第二周起,逐步做好從料盤飼喂到小料桶飼喂的過渡,以及各階段飼料類型的過渡。
(2)商品代肉雞各階段營養(yǎng)需要見表1。
(3)耗料及增重見表2。
(4)生產(chǎn)性能見表3。
2 保溫
保溫方式:雛雞保溫可根據(jù)各地條件,選用電熱保溫、暖氣管道供熱和燃煤供暖等。
操作方法:①預溫:雛雞進舍前2~3小時,使舍內雞群活動區(qū)域的溫度達32-33℃。
?、谑兀河r期溫度要求,見表4。
溫度判斷:適宜的溫度是養(yǎng)好雛雞的關鍵,育雛人員應牢記這點。雛雞活潑好動,吃食、飲水正常,雞只分布均勻,晚上安靜而伸脖休息,表示溫度適宜。溫度過低,雛雞靠近熱源,相互擠壓,發(fā)出微弱叫聲;溫度過高,雞群遠離熱源,并張口呼吸,高聲鳴叫,雞群很不安靜。
?、勖摐兀好摐貢r間根據(jù)外界氣候情況而定,一般是3周左右脫溫。夏季可提前,冬季可適當延遲。脫溫工作需逐步實施。
3 通風及防暑
(1)通風:雞舍的通風可根據(jù)天氣狀況和雞舍溫度、濕度及氨氣濃度等靈活掌握。開放式雞舍通過打開雞舍保溫塑料布的面積和時間來控制通風量;密閉式雞舍通過開啟門窗(或氣窗)數(shù)量和時間的多少來控制通風量,也可設置排風機加速空氣的流動。
冬季通風應避免冷風直接吹向雞群。正確處理保溫與通風的關系,原則上卜2周齡以保溫為主,適當通風,3周齡起逐步增加通風量和通風時間。夏季以每秒鐘換氣20~25立方米、冬季每秒鐘最少換氣2立方米為宜。
(2)防暑:高溫季節(jié)的防暑降溫可采取如下措施:①早晨提早喂料,下午推遲喂料時間,晚上再增加一次喂料;②給雞只補充抗應激藥物,例如維生素c等和碳酸氫鈉;③在雞舍屋頂覆蓋茅草或拉遮陽網(wǎng);④有條件的可在雞舍山墻上安裝排風機,實施縱向通風;⑤直接往雞舍屋頂噴灑深井水。
4 疾病防治
(1)消毒隔離:需要強調的是,整個飼養(yǎng)場或某個飼養(yǎng)區(qū)域一定要做到全進全出。雞舍清洗干凈后,一定要用兩種以上不同類型的消毒藥消毒兩次以上,空舍時間不少于15天。這樣才能有效防止病原體的反復循環(huán)傳播,確保雞群安全。
(2)科學的飼養(yǎng)管理:科學飼養(yǎng)管理的要點是:①飼喂全價配合飼料;②保持合理的飼養(yǎng)密度;③飲用干凈清潔(大腸桿菌量為10000個/升以下)的飲水;④雞舍內要保持干燥,及時更換潮濕的墊料;⑤必須做好冬季呼吸道病的預防工作,關鍵要解決好通風和保暖的矛盾,要在滿足通風的情況下保證適宜的溫度,不能為了保溫而把窗戶緊閉,缺少通風。
(3)接種疫苗:免疫程序,見表5。
免疫方法:①滴眼滴鼻。先滴眼后滴鼻。按量滴用,待疫苗吸入后才松手放開雞只。②皮下注射法。在頸部皮下或翅膀肩關節(jié)附近的三角區(qū)進行注射。③肌肉注射法。一般選擇胸大肌和腿肌進行注射。④飲水免疫。免疫前與免疫后48小時內停供含有漂白粉等消毒藥的水源。免疫前先停水1~2小時,造成雞只口渴感,便于疫苗在1~2小時內飲用完畢,飲完半小時后才可恢復正常供水。為了保證所有雞只都能同時飲到足夠、稀釋好的疫苗,必須配足飲水器。
(4)藥物防治
預防用藥:按藥物的預防劑量及用藥時間正確投藥。不能隨意改變用藥劑量和療程,以免產(chǎn)生耐藥菌株。
治療用藥:發(fā)現(xiàn)不健康的雞只,應及時隔離觀察,解剖診斷。在確定所患疾病后應及時投予藥物。要選用高敏感性的藥物,首次倍量,之后按正常量使用。使用球蟲藥預防或治療時,首先要查明飼料中是否已添加抗球蟲藥。不能使用與飼料中相同的抗球蟲藥,以免引起藥物中毒或因重復用藥而影響療效。
投藥方式:①飲水投藥。將所用藥物溶解于水中讓雞只飲用。給藥前應停止供給飲水1~2小時,然后再給予含有藥物的飲水。②拌料投藥。先將藥物拌入少量飼料中,拌勻后再按比例將該預混料拌入較多的飼料中,攪拌均勻;然后再將其拌入當天所喂的飼料總量中,充分拌勻后即可飼喂。③病死雞的處理:病死雞要進行深埋、焚燒或生物發(fā)酵等無害化處理,禁止到處亂丟或出售。
5 分群
對雞群按身體強弱進行分群飼養(yǎng)。病弱雞只進行治療或淘汰。結合新城疫疫苗的接種,可將公母雞分群飼養(yǎng),便于飼養(yǎng)管理,使雞群生長良好,整齊均勻,便于出售。
6 搬雞捉雞
免疫、分群工作最好安排在夜間較弱燈光下進行,捉雞時要小心輕放,避免雞群應激。
7 光照
30日齡內每天給予24小時光照,以后采用自然光照。臨售前1~2周,夜間應適當補充人工光照,密閉式雞舍每平方米用0.5瓦的光照強度即可。
8 清糞
雞群出售后,應隨即清除雞舍內的糞便。但雞舍漏雨、飲水器滴水的地方要及時清除積糞,更換墊料,以免舍內濕度太大或氨氣太濃而引發(fā)疾病。
9 日常工作
?、倜看挝雇觑暳虾笠矙?,及時淘汰、處理病殘死雞。②經(jīng)常打掃雞舍內外,清理排水溝,保持溝內通暢,并噴霧消毒。③定時進行帶雞消毒。④完成其他需要做的工作。
10 育肥
上市前1~2周為育肥階段。由于京海黃雞抗病力較強,在氣溫比較高的地方,脫溫后可放牧飼養(yǎng)。
準備充足的飼料和飲水,適當提高飼料的營養(yǎng)成分(可在飼料中加入2%的動植物油),或直接飼喂育肥料。
11 出售
上市日齡及體重見表6。各養(yǎng)殖戶應根據(jù)肉雞市場動態(tài),并結合本場的生產(chǎn)情況,選擇信譽好的經(jīng)銷商出售肉雞。上市賣不完的肉雞,不能再拉回飼養(yǎng)場混入其他雞群中,以免帶人病原。
12 空欄期的工作
出欄肉雞全部賣完后,要及時進行清糞、洗欄、清洗和維修飼養(yǎng)設備設施,消毒雞舍、用具及周圍環(huán)境等??丈?5天后才可進入下一個飼養(yǎng)周期。
13 整理資料
收集數(shù)據(jù),整理資料,計算盈虧,總結飼養(yǎng)成果。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