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活禽交易重啟 雞老板:賣了十幾年昨天生意最好

2013-06-24來源:杭州日報文章編輯:島島[點擊復制網址]
|

  上周五(6月22日),杭州市重啟活禽交易,主城區(qū)內的11家農貿市場陸續(xù)開啟活禽交易。葉青兜農貿市場作為首批通過審核,昨天正式開始銷售活禽,鋁合金制的雞籠內,烏骨雞、本雞、珍珠雞等十幾個品種,不到一天工夫就銷了大半,經營戶們樂得合不攏嘴,一掃前兩個月的陰霾。

  而作為農貿市場零售商上游的批發(fā)市場,杭州城北交易中心總經理王幸福心里還有一個結沒有打開:究竟應該是繼續(xù)歇業(yè)等待通知,還是重啟市場違規(guī)開票?他說,自己只想做個好市民,可代價卻很大。

  賣了十幾年雞昨天生意最好

  昨天,葉青兜農貿市場已開賣活雞了,走進市場右側,有一大間玻璃房,窗戶上有紅字貼的“家禽區(qū)”,四戶賣家禽的小攤鋪一字排開,老板們戴著口罩,不時從玻璃窗的圓口處探出頭吆喝。路過的顧客也很買賬,見活雞開賣,就豪邁地對老板喊一聲:“來只雞,不用太大,就解解饞。”很多顧客可都是沈利松十多年的老主顧,小別兩個月后,見面格外親切,沈利松閑聊幾句,然后就仔細挑上一只雞,老主顧不滿意就再換一只,不厭其煩,臨了還樂呵呵地加上一句“都是好雞”,然后讓伙計送到十米開外的宰殺區(qū)。

  誰也看不出他臉上有一絲疲憊,其實,那時他已經30多個小時沒合眼了。

  上周六,農貿市場把幾家經營戶叫在一起,開了個會,告知各項衛(wèi)生安全要求,宣布開市。沈利松就興沖沖地忙開了,昨天凌晨兩點趕到杭州華東家禽批發(fā)市場訂貨,4點回到農貿市場,5點就正式開門營業(yè)了。

  當初,農貿市場將開市時間定在本周一,可經營戶們都等不及了,只好提前。“事實證明,昨天提前開市是正確的選擇。”沈利松說,賣了十幾年雞,昨天生意最好。原來的銷量也就五十來只,可昨天竟賣了上百只雞。

  昨天下午五點左右,農貿市場辦公室主任張名軍粗粗統(tǒng)計了下,市場內共賣了340多只雞,他回憶,早上買雞的隊伍直接排起了長龍。

  活雞銷量逆襲的可不止這11家農貿市場,記者發(fā)現,杭州有三四家振寧專賣連鎖店重新開張,江干區(qū)濮家新村的戴店長說,周末開業(yè)兩天,一百只雞的銷量不在話下,“可能過幾天,市場才會慢慢恢復到正常水平。”

  外地調運活禽每只成本加兩元

  目前,杭州市面上的雞主要來源于兩種途徑。其一是像振寧專賣店,活禽全由位于寧波的總公司直接提供;其二就是到余杭的家禽交易中心拿貨。

  昨天,有“馬大嫂”問沈利松,這些雞現在都能放心吃嗎?沈利松二話不說,從抽屜里翻出一張淡藍色的復寫紙,是杭州華東家禽交易中心開出的票單,上面寫著檢驗檢疫證編號和來源地“湖州”。

  高國忠的攤位就在華東家禽交易中心,他發(fā)現,這兩天市場里又有了些往日的生機,“大家現在都處于試營業(yè),主城區(qū)農貿市場才重啟了一小部分,所以我們這里的銷量還看不出變化,僅是原來的30%,但貨源已經很緊張了,像三黃雞已經缺貨了。”

  由于之前宰殺、禁養(yǎng)等情況,本地雞鴨已是少之又少,八成貨源需從外地調運,江西、河南、山東等都是調貨的主要省份,高國忠說,一輛貨車裝四五千只雞鴨,可光運費就要八千塊,天氣炎熱,車子一路開十幾個小時,又有損耗,平均攤到每只活禽頭上就又多了兩塊錢,可市場剛剛有些恢復,大家也不敢輕易漲價。

  還偏巧,江西遇上了“毒皮蛋”事件,鴨子的價格又受牽連,“老鴨的價格反而降了3元/斤,只要12元-13元/斤。”高國忠說,現在只希望農貿市場可以全部恢復正常,他們才能稍稍過上舒服的日子,至于那時的貨源問題,他已想好了辦法——南下廣東收鴨子。

  批發(fā)市場老總的煩心事 停止交易or違規(guī)開票?

  家禽批發(fā)市場漸有回暖之意,可昨天晚上,王幸福卻下了死命令,市場內禁止提前開始活禽交易,批發(fā)商不準開票據。“為了這個事,下面的經營戶們怨聲載道,我都不敢去市場。”王幸福也是沒辦法。

  停止活禽交易?王幸福說,是的,因為他想做個良好市民。

  “重啟令”頒布已有兩天,眼見其他小的農貿市場獲得批準,陸續(xù)開業(yè),而批發(fā)市場這邊卻一點動靜也沒有。王幸福找過余杭區(qū)的領導,得到答復:“要根據杭州市政府批文,對市場內各個環(huán)節(jié)抽樣檢查。”然而,這兩天恰好是雙休日,這個重啟進程就只能一拖再拖。

  按照整個交易流程,杭州主城區(qū)各個農貿市場的家禽經營戶都要到華東和城北兩家批發(fā)市場進貨,可如今,沒有通知文件,批發(fā)市場不能正常運轉,也無法提供進貨開票。王幸福堅持了這個原則,結果客源就跑到了另一家批發(fā)市場,“如此一來,我們的收益損失可不止一點點。”

  為了能給市場內的經營戶一個交代,王幸福承諾,最多再等一兩天,“明天早上8點半,我就給區(qū)里的領導打電話,一定要有個結果。”其中最圓滿的結果,就是能優(yōu)先審核批發(fā)市場,讓批發(fā)商們能合情合理合法地開出檢驗檢疫合格證明,而不用為此太過傷神。

  西湖區(qū)首批活禽交易市場將于7月初重啟

  昨天,記者從西湖區(qū)獲悉,目前區(qū)內的松木場、古蕩、東山、競舟、九蓮、嘉綠、政苑、轉塘等8家農貿市場將在7月初重啟活禽交易,不久市民將可以在這8家市場買到活雞活鴨了。

  據悉,西湖區(qū)的工商、衛(wèi)生、商務等部門目前已經組成了評估驗收小組,對轄區(qū)內近30家城鎮(zhèn)農貿市場內的活禽交易區(qū)域,按照《關于杭州市重啟活禽交易市場有關工作實施方案》逐個進行風險評估和重啟驗收。根據實際情況,活禽交易市場重啟將按照“先集鎮(zhèn)后主城區(qū)、先局部后全面、主城區(qū)從嚴控制”的原則進行。

  相關閱讀:

  杭州重啟活禽交易后 價格迅速回歸

  上周四,杭州市政府發(fā)布《關于市區(qū)重啟市場活禽交易的通知》,稱為滿足居民的家禽消費需求,恢復家禽業(yè)正常生產,重啟市場活禽交易。在剛剛過去的這個雙休日,杭州市主城區(qū)部分農貿市場已經陸續(xù)重啟活禽交易。伴隨著市場重啟,家禽價格迅速回歸,冷鮮禽試銷則遇冷。

  22日下午5時左右,記者來到上城區(qū)大學路上的翰林農貿市場,看到位于市場一樓的周長城家禽專營店正在營業(yè)。店里一排排雞籠里,都是活雞活鴨。店主周長城告訴記者,昨天就開始營業(yè)了。“昨天賣了130多只。今天是雙休日,生意更好,早上進了100多只雞鴨,不到半天就賣完了。下午不得不緊急進了180多只。”

  正說著,一位滿頭銀發(fā)的老人過來買鴨。老周麻利地幫他挑好,過秤,交給工人宰殺。

  “今天是周末,孩子們回家團聚,買只老鴨準備做老鴨煲給他們吃。”等著取貨的當口,80歲的汪大伯告訴記者,這是兩個多月來第一次買只鴨。“杭州人有消費活禽的習慣,重啟活禽交易是應該的。農貿市場不讓賣,街頭巷尾照樣有人偷偷賣,更不安全。只要規(guī)范交易,還是能讓人放心的。”他說。

  翰林農貿市場號稱杭州首家五星級農貿市場,周長城的家禽專營店裝修也堪稱豪華,店鋪是用玻璃墻隔出來,裝家禽的籠子都是不銹鋼的,銷售區(qū)與屠宰加工區(qū)也嚴格分離,只在玻璃上開了銷售、提貨、付款幾個小窗口與市場大廳相通,店門上方還裝著一個類似空調室內機的設備。

  “這是風幕機,與裝在家禽籠子上方的排風機一起,能保證將店里的異味最大限度地排走。”周長城告訴記者。他拿出一張家禽檢疫單給記者看。“重啟后,市場對活禽交易要求更嚴了,不僅進的每批雞鴨都要有檢疫證明,每天還要對店鋪進行消毒。”

  據市場總經理宋敏介紹,翰林農貿市場是上城區(qū)經評估后,第一家重啟活禽交易的農貿市場。“上星期四下午,工商等部門的同志就來市場檢查過了。市場會監(jiān)督經營戶嚴格把好活禽進貨關,做好消毒等衛(wèi)生工作,讓消費者放心。”

  在江干區(qū)太平門直街,裝修一新的振寧土雞專賣店里,也重新擺上了雞籠。記者看到,雞籠里只有3只雞。店主王淑紅說,今天是專賣店重新開張后第一次賣活雞,所以不敢進得太多,但居民反響不錯。

  記者注意到,專賣店一側靠墻還擺著冰柜和冷藏箱。冰柜里塞得滿滿當當,冷藏箱則空空如也。王淑紅說,原來是賣冷鮮雞的,現在有活禽賣了,冷鮮雞就沒市場了,放在冷藏箱里的殺白雞擔心時間長了會變質,只好放進冰柜里。

  在凱旋路一處居民小區(qū)里的一家小型農貿市場,記者看到只有一家家禽店,一排排雞籠都空了。店主王老板告訴記者,買的人很多,當天進了40多只雞,只剩下了4只。同樣,因為有活禽交易,冷鮮雞就沒人買了。“當天還進了20多只殺白雞,只賣出一只,后來看實在不行,就送飯店了。”王老板說,為了重啟活禽交易,他將經營點重新裝修改造了一下,花了3000多元錢。

  而在杭州江干區(qū)南肖埠農副產品市場,經營活禽的門店仍然關著。市場副經理方云長說,正在按規(guī)定等待衛(wèi)生、工商等部門的檢查評估。市場已經通知經營戶,要他們做好重啟交易的準備。

  當晚8時左右,記者電話聯(lián)系上了余杭區(qū)家禽販銷大戶費月明,電話接通后,耳機里首先傳來的是“嘎嘎嘎”嘈雜的鴨叫聲。費月明告訴記者,他正在一家養(yǎng)殖場里收鴨子。作為專業(yè)販銷大戶,他的作息時間是白天睡覺,晚上工作,每天傍晚去養(yǎng)殖場戶收家禽,然后送進交易市場交易,直到第二天早上。他說,現在家禽市場明顯活躍。“每天要收上千只活鴨。”

  伴隨著活禽交易的放開,家禽的價格也迅速回升。在周長城的專營店里,記者看到來自開化的土雞,每市斤標價為20元。周長城說,這一價格已經與禽流感發(fā)生前差不多。而凱旋路的王老板認為,隨著主城區(qū)更多農貿市場活禽交易陸續(xù)重啟,家禽價格肯定會漲。因為“養(yǎng)殖戶補欄的家禽一時半會兒還上不了市,市場會有一個缺貨的過程。”

  餐飲店雞的銷量恢復中 “一席地”團購套餐火爆

  H7N9禽流感以來,曾一度令消費者“談雞色變”。如今,已經過去兩個多月,最近杭州市政府又重新開放了部分農貿市場的活禽售賣。這兩家店如今雞賣得如何?

  從禽流感疫情發(fā)生至今,“一席地”一直沒有停止賣雞。但是敢吃雞的人不多,因此以賣雞為生的一席地,無可避免地經歷了一個多月的冷清生意。“生意差的時候,一天只做了不到十桌生意。”河東路店一位店員說。

  不過,現在情況好了很多,生意已經逐漸恢復過來了。

  “一席地”杭州地區(qū)經理蔣金晶表示,禽流感疫情逐漸過去,走進店里吃雞窩的客人慢慢多起來。真正開始有起色,是在5月20日左右,經過一個多月時間,現在一席地大部分門店的生意,已經恢復到原先的七成。 “像河東店現在平均一天賣80多只雞,多的時候有100只左右。”

  吃雞少了顧慮,走進“一席地”的人快速增多。最近,在大眾點評網上有一個原價174元的“一席地”雞窩套餐,團購價為99元,到昨天網上已經有2300多人下單了。而在一個多月前,數量遠遠不及。

  經歷了一次禽流感,生意恢復過來后,“一席地”在價格上并沒有什么變化。蔣金晶說,因為一直由供貨商統(tǒng)一供應,所以店里的價格不會有變化。

  與“一席地”一樣,大多數餐飲店雞的銷售正在恢復。

  群樂飯店從4月3日起停止售賣白斬雞,一直到本月初才恢復。近兩個月的停賣,使現在雞的銷售量無法快速回升。

  在H7N9禽流感之前,一天能賣出四五十只雞,也就是一百來份白斬雞。但是本月初到目前為止,這個銷量還沒有完全恢復。飯店經理張茂輝表示,最近他們一天差不多能賣出30多只雞,與禽流感之前還有些差距。張茂輝表示,重新賣雞的頭幾天,生意并不好,一天下來,只能賣出十幾只雞?,F在吃雞的人數逐漸回升,但是仍有一些顧客對吃雞有所顧慮。由于從農戶手里買來的活雞價格漲了,一份白斬雞的價格從之前的40元也漲到48元了。

  “恢復到一天賣四五十只雞,還需要些時間。”張茂輝表示,好在這兩個多月來,店里總的生意沒有受到太大影響,該來吃飯的顧客還是會來,只不過之前對桌上沒有雞會有些不適應。


◆雞病專業(yè)網——為行業(yè) 盡己任! 建于2005年 領先的行業(yè)新媒體服務提供商◆

免責聲明:
1、凡注明為其它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
2、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3、我們努力做到報價信息參考價值最大化,對于報價同一地區(qū)可能存在一些浮動差異,建議實單實談商榷交易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