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養(yǎng)殖三大階段的飼養(yǎng)管理技術

2012-05-12來源:雞病專業(yè)網采編文章編輯:admin[點擊復制網址]
|

  1.飼養(yǎng)前期(0--10日齡)

  此期主要控制沙門氏桿菌病和大腸桿菌病。死亡率一般在2%-3%,約占全期死亡總數的30%。應從正規(guī)的、條件好的孵化場進雛;改善育雛條件,改用暖風爐取暖,減少粉塵;保持適宜的溫度、濕度,溫度切勿忽高忽低;用藥要及時,選藥要恰當。同時,應加喂一些營養(yǎng)添加劑,如葡萄糖、電解質、多種維生素等,以提高雛雞抗病力,一般用藥3-5天即可大大降低死亡率。

  2.飼養(yǎng)中期(20-40日齡)

  主要控制球蟲病(地面平養(yǎng))、支原體病和大腸桿菌病,同時密切注意傳染性法氏囊病。死亡率一般在3%左右,約占全期死亡總數的35%。應改善雞舍條件,加大通風量(以保證溫度為前提),控制溫度,保持墊料干燥,經常對環(huán)境、雞群消毒;免疫、分群前給予一些抗應激、增強免疫力的藥物并盡量安排在夜間進行,以減少應激。

  3.飼養(yǎng)后期(45日齡至出欄)

  主要控制大腸桿菌病、非典型新城疫及其混合感染。死亡率一般占3%~4%,約占全期死亡總數的35%。應改善雞舍環(huán)境,增加通風量,勤消毒,可用2-3種消毒藥交替使用,但注意免疫前后2天不能進行環(huán)境消毒。做好前、中期的新城疫免疫工作,程序合理,方法得當,免疫確實。預防用藥,此時用藥要把抗菌藥物與抗病毒藥聯合使用,切勿顧此失彼,并注意停藥期。給雞群飼喂益生素,調整消化道內環(huán)境,恢復菌群平衡,增強機體免疫力。


◆雞病專業(yè)網——為行業(yè) 盡己任! 建于2005年 領先的行業(yè)新媒體服務提供商◆

免責聲明:
1、凡注明為其它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
2、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本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3、我們努力做到報價信息參考價值最大化,對于報價同一地區(qū)可能存在一些浮動差異,建議實單實談商榷交易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