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產蛋下降綜合癥綜述

2014-06-10來源:雞病專業(yè)網采編文章編輯:admin[點擊復制網址]
|

  產蛋下降綜合癥是青年母雞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臨床特征是產蛋雞群不能如期達到產蛋高峰,或產蛋量大幅度下降,并伴有蛋殼的變化。
   
  一、病原
   
  本病的病原屬于Ⅲ群腺病毒,能凝集禽類紅細胞,能在鴨源細胞、鵝細胞、雞胚肝細胞上生長良好,經鴨胚或鵝胚尿囊腔接種可獲得含量特別高的病毒。對氯仿和pH3~10的處理表現(xiàn)穩(wěn)定,60℃30分鐘滅活,但56℃3小時仍可存活。經0.5%甲醛或0.5%戊二醛處理可滅活病毒。
   
  二、流行病學
   
  該病主要發(fā)生于24~36周齡的雞群,此外鴨、鵝、火雞、珍珠雞等也存在該病毒抗體。病雞和帶毒雞是主要的傳染來源,主要傳播方式是經受精卵垂直傳播,也可水平傳播。各種年齡的雞均可感染,但幼齡雞不表現(xiàn)臨床癥狀。不同品系的雞對本病的易感性存在差異,產褐殼蛋的母雞最易感,產白殼蛋的母雞發(fā)病率較低。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
   
  三、臨床癥狀
   
  感染雞群以突然發(fā)生群體性產蛋下降為特征。開始發(fā)病時有或沒有一般性的下痢、食欲下降和精神萎頓,隨后蛋殼褪色,接著出現(xiàn)軟殼蛋、薄殼蛋。薄殼蛋的外表粗糙,一端常呈細顆粒狀如砂紙樣。產蛋下降通常發(fā)生于24~36周齡,產蛋率降低20%~30%,甚至50%,產無色蛋、薄殼蛋、軟殼蛋、無殼蛋、畸形蛋等異常蛋,褐殼蛋蛋殼表面粗糙,褪色如白灰、灰黃粉樣,蛋白呈水樣,蛋黃色淡,有時蛋白中混有血液、異物等,種蛋孵化率降低,出殼后弱雛增多,產蛋下降持續(xù)4~10周后一般可恢復正常。
   
  四、病理變化
   
  本病無特征性病理變化,一般不引起死亡。自然病例僅見有些病雞卵巢和輸卵管萎縮,人工感染的病雞常見子宮粘膜水腫性腫脹,有些則見卵巢萎縮。
   
  五、診斷
   
  根據(jù)流行特點和臨床癥狀(產蛋率突然下降,異常蛋增多,尤其是褐殼蛋品種雞在產蛋下降前一、二天出現(xiàn)蛋殼褪色、變薄、變脆等)可作出初步診斷,尚需進一步作病毒分離和血清學檢查(主要是血凝抑制試驗和瓊脂擴散試驗等),才能確診。
   
  六、防制
   
  1.加強管理措施
   
  由于本病主要是經蛋垂直傳播的,所以應嚴禁購進該病毒污染的種蛋,做到雞、鴨分開飼養(yǎng),不使用該病毒污染的疫苗等。
   
  2.免疫接種
   
  產蛋下降綜合癥油佐劑苗在國內已廣泛應用,效果很好。該苗適用于蛋雞后備雞、種雞后備母雞群,于開產前2~4周(即140日齡左右)注射,整個產蛋周期內可得到較好的保護。疫苗在5~10℃條件下可保存一年,勿冷凍,使用時充分搖勻,使苗溫升到室溫后皮下或肌肉注射0.5毫升/只。


◆雞病專業(yè)網——為行業(yè) 盡己任! 建于2005年 領先的行業(yè)新媒體服務提供商◆

免責聲明:
1、凡注明為其它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
2、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3、我們努力做到報價信息參考價值最大化,對于報價同一地區(qū)可能存在一些浮動差異,建議實單實談商榷交易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