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兩個月豆粕測試供應壓力

2021-04-19來源:《期貨日報》文章編輯:小琳[點擊復制網(wǎng)址]
|
  美國農業(yè)部公布的4月供需報告雖維持美豆低庫存,但調高了巴西新季大豆產量200萬噸至1.36億噸,報告中性偏空,美豆帶領國內豆粕下跌。未來豆粕行情如何演繹?本文試圖從當下豆粕交易的幾個主要邏輯進行分析。
 
  再看4月供需報告
 
  市場對4月美國農業(yè)部供需報告的解讀整體偏空,從巴西大豆增產的角度來看,這無可厚非。我們再看幾個細節(jié):一是美豆出口數(shù)據(jù)。截至4月1日當周,美豆舊作出口銷售進度達97.9%,雖然包括中國在內的買家有洗船現(xiàn)象出現(xiàn),但在未來五個月內完成剩余目標還是非常容易的,舊作出口數(shù)據(jù)仍有上調空間。二是美豆庫存數(shù)據(jù)。1.2億蒲式耳的舊作庫存是歷史極低水平,即使新作單產上升到52蒲式耳/英畝的高位,庫存恢復依舊偏慢,供給偏緊的格局也難發(fā)生徹底轉變。三是南美產量數(shù)據(jù)。截至4月8日,巴西大豆收獲完成85%,產量基本確定,后期變數(shù)不大。阿根廷方面,新季大豆剛開始收割,由于生長期降雨偏少,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將大豆產量預測值調低到4300萬噸,遠低于美國農業(yè)部發(fā)布的4750萬噸,后期阿根廷大豆產量或有下調空間。
 
  市場焦點轉向美國
 
  雖然阿根廷大豆產量仍存變數(shù),但市場焦點正逐漸從南美轉向北美。美國新季大豆即將播種,在美豆極低的庫存背景下,新作產量不能出現(xiàn)任何問題。我們先看美國的天氣狀況:目前美國干旱天氣比去年嚴重,截至4月6日,有17%的大豆產區(qū)正遭遇著干旱,而去年同期為零,去年干旱一步步從北部三州蔓延到中部主產區(qū),美國農業(yè)部一步步下調大豆單產的過程還歷歷在目,若歷史重演,產量恢復將受阻。我們再看美豆種植面積:美國農業(yè)部給出3月底的種植意向面積超出大部分人預期,因為休耕恢復和良好的種植收益,市場預期新作大豆種植面積將超過9000萬英畝。其實,9000萬英畝的水平已經(jīng)是歷史最高水平了,即使今年給出8760萬英畝的種植意向面積,同比增幅也已達4.9%。筆者認為,這樣的種植面積估算是相對合理的,但相比種植面積,單產的調整將更加重要,同時隨著后期大豆進入播種期,天氣炒作的窗口也將打開。
 
  到港集中在第二季度
 
  由于此前巴西大豆收割延后,國內到港壓力將集中在第二季度。據(jù)船期統(tǒng)計,5月大豆到港量為1020萬噸,6月大豆到港量為920萬噸。油廠壓榨量和開機率將大幅提升,未來兩個月將測試供應壓力,豆粕庫存或繼續(xù)上升。
 
  筆者認為,供應壓力將由基差的走弱去慢慢消化,而不是靠單邊的大幅下跌。因為期貨是遠期價格,所以存在一定的預期。需求方面,2019年10月,能繁母豬存欄開始觸底回升,至2020年12月持續(xù)回升,顯示產能恢復平穩(wěn)有力。雖然2021年第一季度受到非洲豬瘟和毒疫苗的影響,存欄環(huán)比略有下降,但長期來看生豬需求仍將穩(wěn)步恢復。
 
  綜上所述,美豆即將播種,市場焦點逐漸從南美轉向北美,天氣炒作的窗口也將打開。在美豆極端低庫存的背景下,任何天氣問題都將放大,從而導致價格上漲,單產將是關鍵中的關鍵。雖然國內豆粕價格有美豆給予其成本端強有力的支撐,但未來兩個月巴西大豆集中到港將測試價格壓力。因此,筆者對于豆粕的看法是振蕩偏多,等壓力釋放逐漸布局。(作者單位:中大資本)

◆雞病專業(yè)網(wǎng)——為行業(yè) 盡己任! 建于2005年 領先的行業(yè)新媒體服務提供商◆

免責聲明:
1、凡注明為其它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wǎng)對其真實性負責。
2、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3、我們努力做到報價信息參考價值最大化,對于報價同一地區(qū)可能存在一些浮動差異,建議實單實談商榷交易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