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雞儲存
剛孵出的雛雞依賴環(huán)境氣候來調(diào)節(jié)體溫。儲存室的良好的通風對排出多余的熱量和二氧化碳至關重要。請記住,濕度和空速與溫度相互作用,可能導致室溫波動。
濕度應設置在65 - 70%之間,室溫應調(diào)整到23.0 - 28.0°C,以保持小雞泄殖腔溫度在40.0°C至40.6°C。在較高的風速下,室溫應設置為范圍內(nèi)較高的溫度。出雛前對雛雞儲存室進行預處理,以防止溫度應激。吊扇會把空氣拉向天花板,而不是吹向小雞,這樣會產(chǎn)生一種風冷效應。
在雛雞盒或手推車之間,以及雛雞箱與堅實的表面(墻壁、門、設備等)之間,必須有足夠的空間,以便空氣流通能使小雞保持舒適和通風良好。如果雛雞盒子太近,如果間距或通風不利于熱量散失,小雞過熱的風險就會增加。一個很好的經(jīng)驗法則是,你應該能夠輕松地在一堆雛雞盒之間走動。如果小雞舒適,沒有熱應激,它們應該是平靜的休息,并均勻地分布在整個盒子里。
將蓋子或空的雛雞盒放在雞苗箱的頂部,以防止氣流吹到小雞。風扇產(chǎn)生的空氣流速會導致小雞的應激和寒冷。如果你看到小雞擠在盒子的中間或一邊,確認附近風扇的角度,速度和方向。
動物福利貼士
如果環(huán)境溫度太高,雛雞可能會張開嘴喘氣,這可能導致水份從肺和氣囊流失,導致脫水脫水。如果熱應激得不到緩解,雛雞可能會變得過度吵鬧,并展開翅膀試圖釋放熱量。請使用風扇促進通風和空氣流動。
如果環(huán)境溫度過低,雛雞可能會擠在一起,或者堆在一起,造成窒息的風險。如果雛雞體表離開出雛器時仍然是濕得或進行噴霧免疫后,雛雞更容易冷卻。尤其重要的是,在雛雞接種疫苗受潮后或剛出雛后,要把雛雞儲存在溫暖和無氣流的地方。
如果空氣不流通,二氧化碳積累的風險會增加。當二氧化碳水平增加時,雛雞可能會大口喘氣,并試圖把頭伸出盒子。他們可能會擠在盒子的邊緣,這會減少新鮮空氣的流通,使問題變得更糟。二氧化碳濃度不應超過3000ppm。應該以68立方米/小時/1000只雛雞的速度,進行新鮮空氣的交換。
如果間距和空氣流量不正確,小雞產(chǎn)生的熱量就不能從箱子里散去。這可能會導致雛雞過熱。良好的間距和正確的空氣流通可以讓熱量從盒子里散發(fā)出去,幫助雛雞調(diào)節(jié)體溫。
雛雞羽毛鑒別
在某些情況下,雛雞是按性別分開飼養(yǎng)的,這樣一來,在引種后,公雞和母雞就可以根據(jù)它們的性別要求分別進行管理。羽毛性別鑒定是一種快速、無創(chuàng)的雛雞鑒別方法。如照片所示,肉雞的性別可以通過羽毛性別差異(慢羽)在一日齡時進行鑒別區(qū)分。在無羽毛的性別差異(快羽)中,公雞和母雞都表現(xiàn)出與照片中公雞相同的羽毛發(fā)育模式。
羽毛鑒別應在光線充足的地方進行。抬起雛雞時,應該把脖子放在食指和中指之間,用無名指和小指支撐雛雞的身體。動作輕緩,展開雛雞翅膀呈扇形。最下面一排的羽毛是主翼羽,最上面一排的羽毛是覆主翼羽。如果公/母比例偏離正常(48對52),調(diào)查任何偏離的原因。
?
動物福利提示
應該讓鑒別員更準確和容易鑒別小雞性別的形狀。雛雞必須被輕輕地抓住,翅膀以緩的動作展開。性別分類的盒子必須離鑒別員足夠近,這樣小雞才能被容易放進盒子里,而不是被扔出去。抓起雛雞時,應該把脖子放在食指和中指之間,用無名指和小指支撐雛雞的身體。永遠不要用雛雞翅膀提起來。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