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豆粕早評:面臨作物收割壓力 美豆粕承壓下跌

2011-10-18來源:中證網文章編輯:島島[點擊復制網址]
|

  因美國正在進行的收割帶來壓力促使投資者鎖定獲利,同時外圍金融市場疲軟亦增加了利空基調。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豆粕期貨17日收跌,CBOT 12月豆粕期貨收跌3.60美元,跌幅1.4%,報收于324美元/短噸。

  美元走強重創(chuàng)了所有大宗商品,也加劇了豆類市場的壓力,上周大豆期貨上揚10%,因美國農業(yè)部意外調降年末大豆供應預估。此前有傳言稱,中國購入大量美國大豆,但這一傳言未得到證實,加劇了周一跌勢。分析師預計,美國農業(yè)部將公布一周作物生長報告將顯示,大豆收割已完成72%。在收盤后的報告顯示,截至10月16日當周,大豆收割率為69%,不及分析師預估。

  氣象學家稱,本周的降雨將放緩俄亥俄河流域的美國玉米和大豆收割,同時中西部作物帶將恢復良好天氣。交易商將繼續(xù)等待正式向中國銷售大豆和玉米的消息。在近期價格下跌后,市場認為中國將作為買家入市。 大豆收割進度加快亦拖累價格。中西部當前溫暖、干燥的天氣有利于農戶加快收割。

  大連豆粕期貨17日高開回落,主力合約1205合約收3042元/噸,跌5元。歐債及美國經濟雙雙利好,美國農業(yè)部10月供需報告繼續(xù)利多,近期美豆類期價延續(xù)反彈走勢。但國內近期需求相對遲緩,市場備貨行情維持謹慎氛圍。同時國內物價水平依然偏高,商品市場在政策面上將難覓支持。隔夜美豆類再度走跌,預計近期連豆粕或呈現偏弱走勢。

  國內在中秋、國慶節(jié)前后的油粕需求足以說明今年國內需求亦難以出現大幅的增長,國內元旦、春節(jié)前的消費炒作也難對市場形成明顯提振;后期市場關注的目光將逐漸轉移至南美大豆播種及中國對大豆的調控政策上。


◆雞病專業(yè)網——為行業(yè) 盡己任! 建于2005年 領先的行業(yè)新媒體服務提供商◆

免責聲明:
1、凡注明為其它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
2、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本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3、我們努力做到報價信息參考價值最大化,對于報價同一地區(qū)可能存在一些浮動差異,建議實單實談商榷交易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