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玉米臨時收儲政策

2015-09-21來源:新華網文章編輯:小琳評論:[點擊復制網址]
|

  9月18日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糧食局、財政部、中國農業(yè)發(fā)展銀行日前聯(lián)合發(fā)出通知明確,2015年國家繼續(xù)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qū)實施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記者18日從國家糧食局了解到,今年玉米臨儲政策調整完善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合理確定臨儲價格水平

  今年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掛牌收購價格水平確定為1元/斤(國標三等質量標準)。主要是綜合考慮國內外市場供求和價格情況,統(tǒng)籌兼顧各方面利益,將臨儲價格水平盡量貼近市場,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引導糧食價格回歸市場。

  這個價格水平,既有利于鼓勵飼料和深加工企業(yè)等多元市場主體多收糧、多存糧、多用糧,促進國內玉米產業(yè)長期健康發(fā)展;又使種糧農民能夠直接通過價格得到必要的種植收益;還能釋放信號,合理引導市場預期,逐步調整玉米供求關系,積極穩(wěn)妥地引導農業(yè)種植結構調整。

  ——嚴格執(zhí)行玉米國家標準

  今年玉米臨儲收購政策要求嚴格執(zhí)行國家標準,不再放寬生霉粒含量等相關質量標準。達不到質量要求規(guī)定的玉米,由地方政府按照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和食品安全地方負責制組織收購。

  在這方面,去年國家有關部門通知中已經發(fā)出明確信號,“2015年將進一步擴大生霉粒超標等級差價或實行更嚴格的收購質量標準”。主要目的是進一步引導農民“種好糧、收好糧、賣好價”,從生產源頭上提高國產玉米品質。同時強調,各地要及早做好質量超標糧食的收購處置具體工作方案并適時啟動,確保不出現(xiàn)農民“賣糧難”。

  今年的臨儲玉米收購政策與小麥最低收購價收購政策在嚴格執(zhí)行質量標準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針對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的小麥不完善粒超標問題,安徽、湖北、河南等省按照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要求,自行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避免出現(xiàn)農民“賣糧難”。

  ——適當提前玉米臨儲啟動時間

  今年玉米臨儲收購政策執(zhí)行時間調整為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啟動時間比往年提前20天左右。適當提前啟動時間,有利于農民收獲后及時賣糧,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好烘干能力,盡量減少玉米霉變。

  ——擴大輔助主體

  今年玉米臨儲收購政策按照“一主多輔”的思路,擴大輔助主體,增加中航工業(yè)集團與中糧集團、中紡集團一同作為中儲糧公司的補充力量。主要考慮中航工業(yè)集團下屬的糧油業(yè)務板塊龍頭企業(yè)中航國際在東北地區(qū)有一部分倉容,將其一并納入作為輔助主體,可以充分利用其倉容,適當分擔中儲糧公司的收儲壓力。


臨儲玉米1元收購的決策邏輯

  在臨儲政策正式發(fā)布之前,市場各方對玉米政策的預期影響普遍看空,更有預計臨儲政策實際效果的大幅調整將會集中在三個方面:大幅降價、提高標準以及縮短收購周期。

  2015年9月18日國家糧食局正式出臺《關于2015年東北地區(qū)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收購有關問題的通知》?!锻ㄖ芬?guī)定,2015年國家繼續(xù)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qū)實施玉米臨時收儲政策,收購期限為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收購價格(國標三等質量標準)為1元/斤。

  臨儲玉米政策執(zhí)行主體在于中儲糧,一直秉持順價銷售的原則。在9月18日,《通知》出臺當天,國家糧油交易中心結束了最新一輪的玉米拍賣交易,本次交易會計劃銷售國家臨時存儲玉米4998397噸,實際成交119301噸,成交率2.39%,成交均價2302元/噸。預計當前臨儲玉米規(guī)模在1.0~1.5億噸之間,按照這個差價計算,臨儲玉米價值因此《通知》而蒸發(fā)了300~450億元。其實,成交和庫存的玉米有相當一部分是2013年,甚至2012年的,當年的收儲價格也不低,加上儲藏成本(160元/噸),真實虧損要更大。

  1元/斤的價格相對于去年降低了0.11~0.13元/ 斤,既不符合市場預期的1800元/噸~1900元/噸價格區(qū)間,也沒有達到當前的最低拍賣價。高于市場預期,那么有可能今年的收儲規(guī)模依然龐大;沒有達到最低拍賣價,那巨大庫存依然難以消化。這個雙方都不利的決定是如何做出的呢?

  其實反過來想一下就不難理解。玉米龐大庫存決定了收儲價格不可能高于或持平當前市場價;而如果一步到位的進行改革,糧食安全、社會穩(wěn)定、財政補貼壓力、已有庫存消化等等都是巨大的問題。

  生產問題

  玉米在部分地區(qū)已經成了主要經濟作物,主要原因就是政策的穩(wěn)定性。在東北玉米種植替代了大豆,如果玉米臨儲取消,水稻可能就會取代玉米,到時候水稻庫存可能也會更高,難道水稻收儲政策也要改革?同樣的,在長江流域,部分地區(qū)玉米也正在取代油菜、花生或其他經濟作物。農名在認為有政策托底、種植收益穩(wěn)定的情況下選擇種植玉米,政策突變造成的嚴重后果將不可預計。

  玉米定價為1元這種壯士斷腕、棄車保帥的舉動雖然于財政不利,但政策考慮主體更多的是在于農民。糧食問題不僅是經濟學問題,更多的應該是政治考量的問題。華北地區(qū)新上市春玉米開秤即跌破1元大關,對于市場造成的悲觀情緒有可能致使價格趨勢進一步下行,對秋糧種植主體造成不利影響。一旦農戶預期有所偏差,新糧上市就可能引發(fā)拋售,貿易商、加工廠也會更加謹慎,賣糧難再現(xiàn)對未來糧食生產可能會產生持續(xù)數(shù)年的負面影響。在人口基數(shù)增加的前提下,長期來看宏觀整體上糧食仍是處于緊平衡的狀態(tài),政府不會容許2000年~2004年的情況再出現(xiàn)。

  再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臨儲政策出臺時間比去年的11月提前了2個月的時間,無疑就是在給市場注入強心劑,避免新糧上市出現(xiàn)價格滑坡以及認為炒作。

  庫存問題

  國家擁有定價權的基礎不僅是因為玉米的政策屬性,更是因為臨儲玉米的市場占有率。在市場經濟中,只要市場占有率超過10%就可以擁有議價權或定價權。糧食市場雖屬于計劃經濟范疇,但從更高層面來看,國家也只是一個“超級貿易商”。盡管有國家信用背書,玉米的儲存、貿易也應該有盈有虧才正常,才更符合市場規(guī)律。

  當然問題還有另一面。目前討論最多的是東北龐大的玉米庫存難以消化,然而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其實難以言明。在2012年之前,東北糧食貪腐問題頻發(fā),一有檢查糧倉就起火,個中原由自有分說。轉圈糧、陳化糧、霉變損耗等等問題在一定范圍內現(xiàn)實存在,賬面庫存與實際庫存是否吻合仍然存疑。去年將霉變指標從2%放寬到5%,對MIR162轉基因玉米放寬了準入的同時從烏克蘭進口非轉玉米,國內開展巨量收儲;而在2014年生豬養(yǎng)殖業(yè)已經浮現(xiàn)了寒冬的苗頭,2015年的消費量應該可以預見。

  按照行業(yè)預測,將賬面庫存與實際庫存的差異忽略不計的前提下,庫存高企也是現(xiàn)實情況。在估計庫存量為1.3億噸的基礎上,收儲價每降低1分錢財政就將損失26億元,過于壓低價格,現(xiàn)有庫存會使財政損失太大;繼續(xù)抬高價格同樣導致市場接受度低,庫存難消化,不僅庫存成本需要繼續(xù)支付,新玉米的收儲可能又會創(chuàng)下歷史紀錄,又將是3000億以上的資金成本。

  貿易問題

  1元/斤的價格說高不高,說低也確實不算低,算得上是一個農民保收入、貿易微利潤、加工有空間的托底價格。去年和今年初玉米收儲力度過大,東北、華北地區(qū)市場余糧價格整體走高,甚至出現(xiàn)市場與政府爭糧的現(xiàn)象,今年恐怕不會再現(xiàn)。一方面,貿易商吃準了政府庫容的癥結所在,另一方面,買漲不買跌的心態(tài)也會讓貿易商舉棋不定。

  年中制定的“糧安工程”規(guī)劃,預計將于年底前在東北新建5000萬噸倉容,不出意外的話將盛滿玉米。農民手中余糧將會保存較多,而到明年養(yǎng)殖業(yè)需求一旦恢復,首先消化的還是農戶手中的玉米,國家?guī)齑婵赡苤荒芗耐诿髂暧衩酌娣e有限制的縮減。


◆雞病專業(yè)網——為行業(yè) 盡己任! 建于2005年 領先的行業(yè)新媒體服務提供商◆

免責聲明:
1、凡注明為其它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
2、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3、我們努力做到報價信息參考價值最大化,對于報價同一地區(qū)可能存在一些浮動差異,建議實單實談商榷交易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