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018年10月后的下跌,豆粕已經被打回原形。目前豆粕所在的位置還是在弱勢下跌大形勢下的行情。在沒有真正走出筑底的行情下,一切的反彈都是弱勢下跌行情中的小插曲。然而,4月進口大豆供應龐大,月全國進口大豆預計到港740萬噸,較去年同期654萬噸增加約90萬噸,如此龐大的大豆進口量卻并未阻止國內豆粕現(xiàn)貨價格上漲的動力。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現(xiàn)階段國內豆粕現(xiàn)貨價格如此堅挺?是否因為目前的行情正在筑底2019年的農產品是否會有慢牛行情?我們先來看看豆粕最新的進展情況。4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在華盛頓共同主持第九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貿易談判取得新的進展。雙方決定就遺留的問題通過各種有效方式進一步磋商。由于中美貿易談判頻率不斷增加,也使得美豆市場對中美貿易關系改善的樂觀情緒不斷增加,美豆期貨市場也受此事件而持續(xù)大漲,進而提振國內豆粕盤面震蕩上漲的同時,國內豆粕現(xiàn)貨價格也受益走強。
3月29日,美國農業(yè)部種植意向面積報告、季度庫存報告發(fā)布。其中,種植意向面積報告顯示,美國大豆計劃種植8461.7萬英畝,這一數(shù)值低于此前市場平均預期的8619.1萬英畝,較去年實際種植面積8919.6萬英畝減少457.9萬英畝。而季度庫存報告顯示,截至3月1日,美國大豆庫存27.16億蒲,這一數(shù)值和此前市場預期大致相當,不過遠高于去年同期的21.09億蒲,創(chuàng)下歷史同期最高紀錄,報告無疑對豆粕價格形成壓制。
當前,豆粕與雜粕價差縮小,使豆粕對雜粕替代量增加,支撐了部分豆粕需求,豆粕近期成交放量,增強了油廠挺價意愿,疊加美豆反彈,連粕迎來一波反彈行情。但南美大豆提前收獲上市,截至目前,巴西2018/2019年度大豆收獲完成75%,且分析機構上調巴西大豆產量預測數(shù)據至1.18億噸,高于上月的預測值1.164億噸,4月大豆到港量大增,壓榨量持續(xù)提升,以及受非洲豬瘟影響,后期需求不樂觀。對后期期價將形成壓制。
在近期美豆大環(huán)境利好支撐下,現(xiàn)階段國內豆粕及大豆供應也相對緊俏,市場整體對豆粕需求回溫,使得豆粕現(xiàn)貨價格整體企穩(wěn)趨強。但是由于4月進口大豆供應寬松以及水產養(yǎng)殖業(yè)對豆粕消化速度難與生豬相比,致使市場不應對豆粕后市過分看漲。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