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養(yǎng)殖戶六千只雞苗12天死了兩千多

2012-03-03來源:搜狐文章編輯:島島[點擊復制網址]
|

  兗州大安鎮(zhèn)養(yǎng)殖戶錢齊尚,正月初六從當地一家種雞場進了6000只肉雞苗,從當天開始就出現死亡,到第12天時,已經死了2000只。眼看控制不住死亡,錢齊尚把全部雞苗都處理了。找種雞場包賠損失,種雞場表示照顧性地給錢齊尚補2000只雞苗,如果不滿意可以到法院起訴,或者到有關部門開種雞場有責任的證明。這可難倒了錢齊尚。

  2月14日,錢齊尚幾乎眼含淚水,向記者說起自己的遭遇。

  養(yǎng)殖戶:

  6000雞苗兩周淘凈

  錢齊尚養(yǎng)肉食雞10年多了。通過中間商宋學東介紹,他正月初六從一家種雞場以3.1元/只的價格,進了6000只肉雞雛。飲水、開食、保溫……老錢忙得不亦樂乎,沒想到雞雛當天就開始出現死亡,前5天就死了500來只。老錢慌了神,趕緊解剖了死雞,發(fā)現雞雛心上長了肉芽,肝上也有白點。第4天就給種雞場和經銷商聯系,讓他們趕緊來看看。種雞場說,讓先把死雛燒掉,也沒來人看。

  第6天給小雞做防疫,死亡達到了800只。在經銷商的催促下,種雞場的一個負責人第9天終于來了,還帶來當地畜牧局的一位李姓技術人員。

  這位技術人員直接從網架上拿了幾只活雛解剖,結論是細菌感染,還得再死亡20%,3天過后就會好了。

  那時,錢齊尚進的6000只苗,已經死了900多只,遠遠超過了業(yè)內規(guī)定的2%。當時錢齊尚請那位李姓工作人員給開個死亡證明,李沒答應。

  錢齊尚說,種雞場來人后,雞苗死亡率不但沒有降低還增加了,采食量只有正常情況下的一半多。上午剛剛撿出死的,過兩個小時就又有打蔫的,到下午又撿出好幾十只??茨菢幼?,這批苗根本就喂不下去。到第12天,已經死了2000多只,剩下的站著呆立、趴著不能動的占了七八成。眼看喂不下去了,錢齊尚索性全處理掉了。

  在這期間,中間商一直跟種雞場聯系,種雞場遲遲不給回復。最后,種雞場給了一個驚人的答復:補償2000雞苗,分2次補給。

  錢齊尚說,種雞場這個答復實際上沒有任何價值:必須再從這個種雞場繼續(xù)進雞苗,第一次少收1000只苗錢,第二次少收1000只苗錢。

  “記者同志,你說,這個種雞場雞苗這個樣,我還敢再進嗎?”錢齊尚說,這批雞苗錢是18600元,買回來侍弄又花了煤氣5000元,打針料錢1200元,電費是300元,不算人工,這就是3萬多元。

  “我想讓種雞場賠錢,苗我不要。雞苗質量這樣差,種雞場該賠全部苗錢。”錢齊尚通過中間商給種雞場說了自己的要求,種雞場答復說,如果有相關部門的證明,證明這批雞苗是種雞場的責任,種雞場就不僅賠償苗錢,還承擔全部損失。否則,就只照顧性地補給2000雞苗。“那天,畜牧局工作人員在場不給開證明,你說,我雞苗都處理了,現在到哪里去開這樣的證明。”

  “政府部門像畜牧局應該有明確規(guī)定,雞苗什么情況下出現死亡,應該種雞場承擔責任;什么情況下,屬于養(yǎng)雞場戶的責任。”老錢說出自己的期盼,“養(yǎng)雞人相對于種雞場等企業(yè)來說,是弱勢群體,應該有個說理的地方。”

  種雞場:

  補雞苗也是照顧養(yǎng)殖戶

  錢齊尚進雞苗的這家種雞場,就在兗州城南。2月20日,針對錢齊尚這批雞苗的問題,該種雞場一個負責人對記者說了兩點:一是同一批的雞苗只有錢齊尚一家有問題;二是如有證據證明是種雞場的責任,愿意承擔一切損失。

  這位負責人說,正月初六那天,該場一共出了44000只雞苗,其中新泰的程繼孝(音)要了4200只,與錢齊尚的是一車。當天還發(fā)給成武9000,新泰24600多。除了錢齊尚,其他幾戶都沒給種雞場反映雞苗質量有問題。為了證明自己所言非虛,這位負責人提供了同一天接雞戶及經銷商的電話。

  這位負責人說,按照該場的規(guī)定,種雞場保證無合同養(yǎng)雞戶的雞苗成活率為100%,在7天之內的傷亡實行以苗補苗,也就是說,這批雞苗死多少,到下批再上苗時補多少苗。為了保證百分百的成活率,孵化場裝箱時100只苗一箱,一般每箱多放2只,這兩只稱為“路耗”,也就是說,養(yǎng)殖戶收到苗時即使這兩只都死了,還有100只。

  這位負責人說,錢其尚這批雞苗,中間商到第7天才給種雞場打電話,第9天自己和畜牧局技術員去看了,解剖后確定是沙門氏菌感染。當時看了養(yǎng)殖戶用的藥,也對路,所以也就給他說,再過3天就能停止死亡。誰知道,第13天,養(yǎng)殖戶給種雞場打來電話,說不養(yǎng)了,要全淘汰掉,讓種雞場過去看。種雞場說,我們已經看過了,你不愿意養(yǎng),就別養(yǎng)了。

  “過后,中間商給我們打電話說賠償的事,我們種雞場按業(yè)內規(guī)定是包前7天的死亡,當時我們去的時候,他說死了900只,我們同意補這些苗,在養(yǎng)殖戶的一再要求下,種雞場同意再給1000苗,這都是照顧養(yǎng)殖戶。其實沒有證據證明是我們的責任,平白無故地我們種雞場搭上6000多塊錢。再說了,只要不是禽流感,就沒有必要淘汰。”這位負責人說。

  給老錢介紹這批雞的中間商宋學東,本身也是個養(yǎng)雞戶,自己家里養(yǎng)著10來萬只肉食雞,在養(yǎng)雞的同時捎帶著給附近的養(yǎng)殖戶進苗,進料。2月15日,給記者說起這件事,她既氣憤又無可奈何。

  宋學東說,老趙養(yǎng)雞10來年了,養(yǎng)的雞不孬,自己也沒少給他上苗,這次的苗就是和往常不一樣。剛上了雞兩天他就給我打電話,說雞太弱,死了不少。我也沒少給種雞場聯系,種雞場不承認是自己的苗有事,說同一批同一天給了4戶,為什么別人的沒事。我問他那天上苗的雞場,他給說了幾個名字。我給其中兩個認識的打了電話,一個說根本就沒上雞,一個說雞雛弱,但傷亡不太大。

  省畜牧局:

  能鑒定但不能歸屬責任

  “這批沒證據了,下批再碰到這樣的事怎么辦?我們養(yǎng)殖戶只能認倒霉嗎?”錢齊尚的話,道出了養(yǎng)殖戶的無奈和困境。

  2月22日,記者到山東省畜牧局對類似老錢這樣的養(yǎng)殖戶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進行了咨詢。

  該局檢測中心接樣室工作人員李玉杰說,雞苗大腸桿菌與沙門氏菌混合感染在商品雞養(yǎng)雞場比較普遍,種蛋垂直感染做不好凈化,雞苗就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但一般情況下雞苗前7天的成活率能達到99%,孬的也能達到95%。像錢齊尚進的這批雞苗,死亡這么嚴重的,很少見。對7天內的雞苗,能鑒定出種蛋垂直感染的細菌,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但這都不是絕對蛋傳性雞病,也可以通過運輸、雞舍、食槽等感染。也就是說,即使錢齊尚的雞苗出場時就帶有這種病菌,拿到省畜牧局來鑒定,檢測中心出具的也是鑒定雞苗帶這種菌,而不是鑒定出現這種菌是誰的責任。“其實作為一種買賣行為,養(yǎng)雞戶最好的辦法是與種雞場事前約定好責任,出現哪些問題,責任歸種雞場,出現哪些情況責任歸養(yǎng)殖戶。”

  對這件事,山東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張萬福說,父母代種雞場和商品代雞場在這方面的糾紛非常普遍,現實中養(yǎng)殖戶也經常吃這方面的虧。按說應該有一家法院承認的具有鑒定資質的部門或機構,其鑒定具有法律效力,但現在沒有。

  在對雞苗質量沒有明確規(guī)定的情況下,山東省海那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永提出自己的建議:剛出廠的雞苗一旦出現這么嚴重的問題,應立即設法找該場同一天出場的雞苗,看那幾家是否有這樣的問題;如果有,聯合起來一塊兒找種雞場,共同到省畜牧局進行鑒定。如果鑒定出這幾家雞苗都有相同問題,養(yǎng)殖戶就可以聯合舉證。(注:文中錢齊尚為化名)


◆雞病專業(yè)網——為行業(yè) 盡己任! 建于2005年 領先的行業(yè)新媒體服務提供商◆

免責聲明:
1、凡注明為其它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
2、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本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3、我們努力做到報價信息參考價值最大化,對于報價同一地區(qū)可能存在一些浮動差異,建議實單實談商榷交易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