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報道:1月中下旬以來,CBOT大豆及豆粕期價出現(xiàn)“八連陽”走勢,CBOT大豆期貨指數(shù)累計漲幅約4.4%,CBOT豆粕期貨指數(shù)累計漲幅約8.6%。然而,同期國內豆粕期價明顯偏弱,累計漲幅僅2%。本周初雖然國內豆粕在資金推動下快速反彈,但是考慮到近期利空的需求數(shù)據,筆者認為,國內豆粕期價漲幅或有限。
多份偏多報告支撐美國豆粕
第一,USDA1月供需報告雖然略微上調了2017/2018年度全球大豆和豆粕庫存消費比,但是由于上調幅度不僅很小,而且好于市場預期,所以對市場預期而言,影響以中性略微偏多為主。此外,本次報告的意外之喜在于下調了2017/2018年度美豆單產預估,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具有明顯的偏多影響。由于1月供需報告是2017/2018年度美國大豆的定產報告,2—9月USDA報告對2017/2018年度美豆產量將不會再作調整,直到10月USDA報告才會再次小幅調整美豆產量,所以本次報告利多影響明顯。
第二,USDA季度庫存報告顯示,2017年12月,美豆庫存約為31.57億蒲式耳,同比增幅8.9%。其中,農場內庫存為14.85億蒲式耳,同比增速11.24%;農場外庫存為16.72億蒲式耳,同比增速6.9%。雖然報告顯示美豆季度庫存創(chuàng)歷史新高,但是報告好于市場預期,由此也產生了偏多影響。
第三,NOPA月度壓榨報告顯示,2017年12月,美國豆粕出粕率為47.34磅/蒲式耳,環(huán)比下降0.08%,美國豆粕出口量也連續(xù)第4個月上升。因此,本次NOPA月度壓榨報告對美國豆粕具有偏多影響。
另外,1月中下旬以來,由于阿根廷產區(qū)的干燥天氣令農戶和市場擔憂,多家機構和行業(yè)專家均下調了對阿根廷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的預估,從而助推美國豆粕價格急速上漲。例如,1月18日,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連續(xù)下調阿根廷大豆播種面積預估;《油世界》下調其大豆產量預測數(shù)據至5300萬噸;1月24日,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氣象顧問稱,大豆和玉米面臨單產損失;其他行業(yè)專家也有類似觀點,即如果干燥天氣持續(xù),未來數(shù)周大豆產量預估可能會被繼續(xù)下調。
筆者由此認為,1月中旬,多份報告偏多奠定了美國豆粕上漲的基礎,阿根廷的干燥天氣也助推了美國豆粕急速上漲。目前仍處于南美大豆的關鍵生長期,如果干旱天氣持續(xù),仍對美國豆粕價格具有支撐作用。
多重利空因素壓制國內豆粕
1月17日出臺的生豬及能繁母豬存欄量數(shù)據繼續(xù)下降。截至2017年12月,國內生豬存欄量為3.4153億頭,環(huán)比下降2.1%,同比下降約7%;能繁母豬存欄量為3424萬頭,環(huán)比下降1.21%,同比下降6.6%,兩者均創(chuàng)歷史新低。
與此同時,1月23日出臺的飼料產量數(shù)據也繼續(xù)下降。截至2017年12月,我國飼料當月產量約為2567萬噸,環(huán)比下降3%,同比下降5.1%。我國飼料月度產量已經出現(xiàn)連續(xù)3個月下降的情況。年度累計飼料產量也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飼料累計產量約2.85億噸,同比下降2%,這也是2000年以來我國飼料累計產量首次出現(xiàn)下降。由此可見,不僅是2017年四季度,而且從全年來看,我國飼料需求出現(xiàn)疲弱現(xiàn)象。
此外,豆粕庫存節(jié)節(jié)攀升。據天下糧倉統(tǒng)計,截至1月21日當周,豆粕周度庫存約86.99萬噸,不僅連續(xù)5周上升,而且同比增幅約32%。由此來看,庫存攀升也壓制了豆粕價格上漲。
整體來看,由于多份偏多報告的支撐以及阿根廷干燥天氣憂慮的助推,美國豆粕期價急速攀升。然而,國內豆粕雖有外盤帶動,但是無奈需求疲弱,期價漲幅或有限。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