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消息:美豆出口利好透支;南美降雨,大豆播種進度加快。短期內利多消化殆盡,加之國內豆粕供應寬松,豆粕期貨或維持弱勢振蕩,難以跟漲外盤。
因炒作美豆出口以及南美干旱,美豆迭創(chuàng)近四年來新高,大連豆粕期貨被動跟漲,遠月合約一度刷新近兩年半以來高點。但現有利多因素已被熱炒、消化,在新的實質性利多出現前,豆粕期貨偏弱振蕩概率較大。
美豆出口速度放緩
由于巴西大豆產區(qū)出現干旱,導致播種延遲,將給美豆出口留出更充裕的時間窗口,市場紛紛預估美豆2020/2021年度期末庫存將繼續(xù)被下調,從而使得美豆供應趨于緊張。據華爾街日報對18家期貨機構和分析咨詢構進行的調查顯示,分析師平均預估2020/2021年度美豆庫存為2.39億蒲式耳,大幅低于美國農業(yè)部在10月預估的2.9億蒲式耳。而事實上,由于美豆?jié)q幅過大,使得下游采購持幣觀望情緒增加,美豆銷售步伐放慢。
據美國農業(yè)部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10月29日當周,美國2020/2021年度大豆出口銷售凈增153.05萬噸,較前一周下滑6%,較前四周均值下滑32%。
另外,美豆收獲接近尾聲,龐大供應壓力終將顯現。美國農業(yè)部本周一公布的每周作物生長報告顯示,截至11月8日當周,美國大豆收割率為92%,前一周為87%,去年同期為82%,五年均值為90%。
南美播種速度加快
目前亞太地區(qū)為弱拉尼娜氣候模式,造成南美地區(qū)嚴重干旱的概率并不大。隨著降雨增多,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播種進度逐漸趕上正常水平。據巴西咨詢機構AgRural公司周一稱,截至11月5日,巴西2020/2021年度大豆播種進度為56%,高于一周前的42%,和去年同期的58%幾乎持平。過去一周巴西大豆播種進度推進了14個百分點,作為對比,此前一周大豆播種推進了19個百分點。截至11月4日,阿根廷2020/2021年度大豆播種工作完成4%,比去年同期低4.6個百分點。
另外,由于播種面積增加,若后期不出現嚴重干旱,南美大豆繼續(xù)豐產概率較大。巴西獨立分析機構Safras預計2020/2021年度巴西大豆產量達到1.335億噸(約合49.05億蒲式耳),比上年提高6.5%,比早先預測值高出1%,因為農戶播種大豆的面積高于早先預期。如果預測成為現實,將打破2019/2020年度的產量紀錄1.253億噸。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預計阿根廷大豆播種面積將達到1720萬公頃,比上年提高10萬公頃;大豆單產預計為每公頃2.79噸;大豆產量預計為4650萬噸,低于2019/2020年度的4900萬噸,因為拉尼娜現象導致早些時候的天氣干燥。
國內豆粕供應寬松
近期國內豆粕期貨漲幅明顯不及外盤大豆,除了人民幣升值導致進口成本下降外,國內豆粕供應充裕、需求相對不旺也是重要原因。前期我國大豆進口量較大,沿海地區(qū)油廠大豆庫存高企,在較高的壓榨利潤刺激下,油廠開足馬力生產,周度壓榨量連續(xù)數月在歷史最高水平,相應地,豆粕產出量較高,豆粕庫存也處于歷史偏高水平。從需求端來看,雖然生豬存欄量迅速恢復使得飼料產量較去年有所增加,但因仍未恢復到常年水平,加之玉米價格上漲,小麥、稻谷替代玉米消費,而小麥蛋白較高,對豆粕蛋白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導致豆粕需求不如預期。豆粕整體供應較為寬松,油廠豆粕庫存高企,出貨意愿較強,下游采購并不積極。
據監(jiān)測,截至11月6日當周,國內沿海主要地區(qū)油廠豆粕總庫存量84.19萬噸,較前一周的85.51萬噸減少1.32萬噸,降幅在1.54%,較去年同期41.21萬噸增加104.29%。截至11月6日當周,油廠豆粕總成交量為55.01萬噸,較前一周的75.62萬噸下降27.26%,較去年同期的116.6萬噸下降52.82%。
以上分析只是基于目前信息,如果美國農業(yè)部在本月報告中超預期大幅調低美豆期末庫存,或者南美大豆產區(qū)出現嚴重干旱,內盤被動跟漲或者出現報復性上漲皆有可能。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