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一直是家禽和野生鳥類的重大威脅。病毒不僅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還能通過糞便污染環(huán)境,增加其他鳥類的感染風險。麗蠅(Blowflies)因其食腐習性而聞名,會被死亡的動物和鳥類吸引,以腐肉為食。它們也會被糞便吸引,是家畜設施周圍常見的昆蟲。先前研究曾在發(fā)生HPAI的家禽舍附近的寬麗蠅(Callipholara nigribarbis)中檢測到HPAI病毒,病毒陽性率達20-30%。寬麗蠅在冬季活躍,這與HPAI的高發(fā)季節(jié)相吻合。并且在實驗室條件下,流感病毒在寬麗蠅中的傳染性能維持24至48小時,而寬麗蠅在兩天內能移動1-2公里,這些提示了寬麗蠅作為HPAI傳播媒介的潛力。
為了研究寬麗蠅作為HPAI傳播媒介的潛在作用,日本科學家在野生鳥類HPAI流行區(qū)內對寬麗蠅開展病毒流行情況調查,該研究題為“Blowflies are potential vector for avian influenza virus at enzootic area in Japan”,已發(fā)表于《Scientific Reports》雜志。
主要發(fā)現(xiàn)
1.2022年12月,研究人員在采集的648個寬麗蠅樣本中發(fā)現(xiàn)了14 個病毒陽性樣本(占總數(shù)的2.2%),特別是在鶴群附近區(qū)域的樣本中,病毒陽性率高達14.9%。通過亞型分析,部分樣本中檢測到H5N1和HxN1亞型。
2.在2023年11月至12月后續(xù)采集的608只寬麗蠅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HPAI病毒陽性樣本,病毒為H5N1亞型,其HA和NA基因序列與在麗蠅采集前兩天和后10天內采集的感染鶴中的HPAI病毒的序列相同。
研究內容
研究團隊選擇了日本鹿兒島縣一個著名的鶴類越冬地作為調查地點,并設立了10個采集點,這些采集點覆蓋了鶴群棲息地和其他富含野生鳥類的區(qū)域。
日本鹿兒島縣的麗蠅采集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監(jiān)測
2022年12月,研究人員共采集了755只蒼蠅,其中包括648只寬麗蠅,并進行了解剖和流感病毒檢測。研究人員在這些寬麗蠅樣本中發(fā)現(xiàn)了14個病毒陽性樣本(占總數(shù)的2.2%),特別是在鶴群附近區(qū)域(地點B)的樣本中,病毒陽性率高達14.9%。此外在其他兩個區(qū)域的樣本中(地點A;1.4% 和地點D;5.0%)也檢測到了病毒。
2022年(12月7日至9日)麗蠅收集和病毒檢測情況
研究人員還靶向H5和N1亞型進行亞型鑒定,在14個樣本中成功鑒定出兩個H5N1亞型樣本(樣本A1和B3)和兩個HxN1亞型樣本(樣本B1和B4),但未能鑒定出其他10個樣本的亞型,這可能是由于病毒在麗蠅的消化道中降解或者存在其他非靶向的亞型。
流感病毒檢測和RT-PCR分析
2023年11月,研究人員在B、D和K地點采集了208只寬麗蠅進行早期調查,但未檢測到病毒,然而12月初一家家禽養(yǎng)殖場發(fā)生了HPAI。疫情發(fā)生兩天后,研究人員在B和K地點重新采樣,但沒有在148個寬麗蠅樣本中檢測到HPAI病毒。12月中旬,研究團隊再次采集了252個樣本,并從B地點的一個樣本中分離出HPAI病毒。病毒為H5N1亞型,且其HA和NA基因序列與在麗蠅采集前兩天和后10天內采集的感染鶴中的HPAI病毒的序列相同。此外,麗蠅采樣地點與兩天前發(fā)現(xiàn)HPAI感染鶴的地點相距800米,這提示麗蠅可能從死去的野生鳥類中感染HPAI病毒。
結論
綜上所述,這項研究強調了將麗蠅作為HPAI媒介控制目標的必要性,尤其是在地方性流行區(qū)域。此外,鑒于麗蠅在環(huán)境中的活動習性以及可能參與HPAI傳播,建議在家禽環(huán)境中實施蒼蠅控制措施。
參考文獻:Fujita R, Tachi T, Hino M, et al. Blowflies are potential vector for avian influenza virus at enzootic area in Japan. Sci Rep. 2024;14(1):10285. Published 2024 May 4. doi:10.1038/s41598-024-61026-1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