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入下旬開始,小麥玉米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變量”,先是持糧主體開始加速出貨,而企業(yè)對價格的調整更加靈活起來,企業(yè)和持糧主體之間的博弈更加激烈起來,不過距離最終的結果貌似也不遠了,畢竟現在基層糧源基本完成轉移,貿易商更加積極主動的想掌握定價權,整個市場正處于“變量”中,在政策不強行干預的前提下,持糧主體的優(yōu)勢會愈發(fā)明顯。不過玉米近期再現“過山車”式漲跌貌似也是板上釘釘了!
自春節(jié)后玉米價格開啟上漲之路到現在,整體價格上漲300-400元/噸,算得上是一場大漲了,企業(yè)的利潤確實在被極速壓縮中,但小編想說,現在的價格并不算高,如何官方對玉米價格的“穩(wěn)定”的要求,只不過想繼續(xù)上漲壓力就不是一般的大了,隨著市場售糧進度的不斷更新,貿易商和企業(yè)展開了一場“搶糧”大戰(zhàn),只不過兩級分化的趨勢愈發(fā)明顯起來!
對于貿易商來說,中小型的更多偏向于短線或是即收即走為主,其本身的利潤空間并不大,這也是近期市場流通糧源頻繁漲跌的原因,但對于大型貿易商來說,考慮更多的則是中長期的戰(zhàn)略,主打的就是一個靜待供不應求,而這個時間點很多都定位在了三季度!
對于企業(yè)來說則表現的更明顯,以山東為例,一些資金流不大的企業(yè),面對漲價會更積極一些,但會嚴格控制采購的數量,而對于那些大型企業(yè)來說是很有底氣的在觀望,也可以說是隨波逐流,對到貨僅保持剛需,而那些“超高位”的企業(yè),上漲幅度雖然大,但驗收標準更嚴結款周期更長,企業(yè)給自己留出了較多的操作空間!
進入本周之后,小編想說玉米單邊行情算是結束了,在新麥入市之前,玉米會頻繁的進度震蕩模式,只不過漲跌的幅度都受限,而進入四月之后,需要重點盯住中儲糧的變化,如果繼續(xù)保持穩(wěn)定的收購,和適當的出貨那么價格基本就處于穩(wěn)定期,而一旦開啟大規(guī)模的投放,對玉米來說絕對是“壓力山大”,特別是現在下游需求持續(xù)疲軟,一旦定向水稻/小麥投放,對飼料企業(yè)來說就是第一吸引力!
對于華北及山東地區(qū)的持糧主體來說,不用考慮氣溫對糧源存在的問題,但面對高頻振蕩,還是需要保持適當的出貨方式,特別是囤糧較多的老板,從大的層面來看,目前看漲情緒較重,持糧主體存在一定的惜售心態(tài),市場的供應量還達不到充足的地步,短期內震蕩容易大跌難!從企業(yè)的角度來看,目前還是有利潤的,但對玉米價格繼續(xù)上漲抵觸心理更強,目前企業(yè)的采購主要目的就是維持日常生產所需,在與持糧主體博弈中也并未占據絕對的主動權,短期內是不敢對價格進行大幅調整的!
至于東北地區(qū),雖說整體上依舊看漲情緒彌漫,但玉米市場本身開始顯現“下跌”的信號,目前東北地區(qū)支撐價格上漲的動能已經不足,再加上現在處于市場流通糧源增多的時間節(jié)點上,雖說基層糧源見底,但貿易商手中的糧源卻并不少,其中潮糧的占比正在不斷增加,再加上東北糧開始順價流向關內,建議囤糧貿易商看漲要理性, 從上漲的幅度來看,節(jié)后到現在僅有160-200元/噸,價格還有大幾十的上漲空間!
無論是東北還是華北山東亦或是南方銷區(qū),隨著玉米小麥價差的縮小,部分飼料企業(yè)采購轉向小麥,部分地區(qū)已開始小麥替代,小麥行情弱勢向前,疊加5、6月份河南河北新麥上市壓力下,利空玉米后市!另外就是現在市場的供需矛盾開始轉向政策和持糧主體,一方面希望價格繼續(xù)上漲,另一方則需要價格保持穩(wěn)定,這樣的矛盾短期內是解決不了的,只是小編想提醒一句,官方對貿易商的忍耐度可沒有基層那么強,對于中小型貿易商來說需要早做準備!
小結: 玉米價格走勢受多方因素影響,漲跌變化或在一瞬間。短期關注天氣,售糧節(jié)奏,國際關注中美貿易形勢,無論是東北還是山東亦或是華北,現階段的大趨勢以穩(wěn)中偏強為主,雖說震蕩難免,但大的趨勢早就定下了,未來可能會較為頻繁的出現階段性變化,建議持糧主體切勿盲目樂觀,最好選擇分批出貨!未來一段時間重點關注政策的同時也需要關注東北潮糧的入市情況,還有就是官方是否會調整進口方案和拍賣投放力度。關于玉米中遠期的走向,小編認為玉米下一波的機會在6-9月份,得出這個判斷的主要原因就是今年售糧進度較快,后期容易出現階段性的供應偏緊,雖很難再現高光,但至少會比現在的價格高出100-200元/噸!
隨著小麥價格的再次回落,關于小麥崩盤的說法就屢見不鮮,部分持糧主體確實慌了,開始不斷的加速出貨,但小編想說的是,從企業(yè)的價格調整來看,依舊較為明顯的在試探中,單日跌幅基本在2-5厘之間,從昨日企業(yè)到貨情況來看, 有下滑趨勢,原因也很簡單,小麥再怎么說現在市場余糧僅在2-3成且主要集中在貿易商手中,雖說企業(yè)明面上調價,但最近幾天小編相信不少有糧的貿易商接到了企業(yè)的采購電話,價格明顯高于掛牌價,對于企業(yè)來說雖說現在需求依舊顯得較為疲軟,但為了影響即將到來的節(jié)日,剛需補庫還是不能少的!而現階段市場流通糧源處于明顯的偏緊周期中,再加上進口數量的減少,又有政策采購的幫扶,整體是利好小麥價格的,距離新麥入市還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供需雙方的博弈依舊要繼續(xù),甚至持續(xù)到新麥入市!
未來一段時間,小麥依舊處于“困守”底線的爭斗中,價格開始進入反復的漲跌中,但整體的局面還是可控的,而隨著持糧主體的信心的恢復,加上有政策持續(xù)采購訂單的輸出,小麥價格還具備一定的上漲條件,所以建議持糧主體要保持心態(tài)的穩(wěn)定,小麥價格近期雖說顯得“落寞”,但并不代表要崩潰!小編認為小麥依舊不具備大漲的條件和基礎,在1.2-1.25元/斤的價格區(qū)間很難出現“超出者”!所以建議貿易商需要合理的把控出貨時機,畢竟距離新麥入市僅剩兩個來月,還有一點就是現在各級儲備小麥正在不斷輪出中,市場糧源還是較為充足的,所以切勿盲目樂觀!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