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最主要的禽蛋品種,約占我國禽蛋總產量的84%。從消費結構來看,家庭消費占據主導。據統(tǒng)計,我國鮮蛋終端消費中,有53%為家庭消費,28%為戶外消費(包括餐飲行業(yè)和企業(yè)食堂消費),19%為工業(yè)消費(包括保潔蛋、食品行業(yè)及深加工等)。
我國禽蛋生產主要集中在河南、山東、河北、遼寧、江蘇、四川、湖北、安徽、黑龍江、吉林等十個省區(qū)。雞蛋主產區(qū)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qū),是因為由于雞沒有汗腺,蛋雞在35℃以上的溫度環(huán)境下,身體機能快速下降,產蛋率明顯降低,加之玉米等飼料原料產量不足,所以,我國長江以南地區(qū)蛋雞飼養(yǎng)量較少。
雞蛋是飼料的轉化物,一般情況下,約2.3公斤飼料生產1公斤雞蛋,玉米和豆粕分別占飼料成本的60%~65%和20%~25%,飼料成本約占雞蛋成本的70%,因此,雞蛋成本約42%~46%來自玉米,14%~17.5%來自豆粕。從價格關系上看,雞蛋與玉米、豆粕的價格走勢具有一定相關性,其中雞蛋價格與玉米價格相關系數達0.74%,與豆粕價格相關系數達0.59,由此可見雞蛋與玉米和豆粕具有較強比價關系,且價格相關性高。
今年雞蛋行情波動較大,在年前雞蛋受禽流感影響,1月份雞蛋價格跌入低谷,需求減少,一直維持低迷狀態(tài)。3月份禽流感陰云散去之后,禽蛋消費逐漸恢復,由于禽流感淘汰了近1/3的蛋雞,供給減少,又受端午節(jié)備貨影響,需求增加,“倒霉蛋”化身“火箭蛋”,在4、5月份雞蛋價格一路暴漲,現貨價格逼近10元/公斤,雞蛋1409合約盤面價格最高也漲至5282元/噸。進入五月中旬,隨著端午節(jié)備貨結束,雞蛋價格才有所回落。
預計進入6、7月份,雞蛋仍將保持偏強走勢,原因有以下幾點:1)從蛋雞的生長周期來看,1月份養(yǎng)殖戶存欄量僅為往年的2/3,3月份補欄雛雞,從雛雞的生長期為半年時間,產蛋高峰為1年,按照這個時間周期推算,雞蛋恢復供給的時間點為8、9月份。所以在6、7月份,雞蛋存在較大的供應缺口,支撐雞蛋價格。2)隨著進入夏天,山東、河南、河北等雞蛋主產區(qū)的氣溫,已經達到30℃,山東已經達到35℃。如此高溫,將嚴重影響蛋雞產蛋率,導致供給減少。同時,在氣溫較高的環(huán)境下,容易引發(fā)雞的熱應激,死亡率上升,養(yǎng)殖戶也會加速蛋雞的淘汰,進一步導致雞蛋的供應減少。3)雞蛋容易屬于易腐壞食品,高溫天氣運輸和存儲的成本也會增加。
整體來看,雞蛋價格在6、7月份,由于供應減少,預計將會繼續(xù)呈現震蕩偏強走勢。等到8、9月份,又是中秋國慶消費旺季,外加學生開學,食堂備貨,雞蛋需求往往達到全年最高水平,雞蛋價格在8、9月份也會形成季節(jié)性高點。所以,未來雞蛋價格仍以看漲為主。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