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第2周,受養(yǎng)殖需求增長不足、原料供應相對充裕等因素影響,本周大多數飼料原料市場行情仍舊延續(xù)跌勢,周度綜合加權均價環(huán)比跌幅明顯收窄,市場行情中總體處于弱穩(wěn)狀態(tài),主要是得益于豆粕行情的反轉。然而豆粕行情的反轉更多利好來自于限制加籽進入國內后,豆粕成交好轉、庫存壓力有所緩解以及長時間以來行情持續(xù)下跌,工廠加工虧損不斷加劇,賣方借此機會順勢挺價。
玉米方面
東北潮糧集中上市疊加暖春壓縮售糧周期,基層庫存快速流入企業(yè)和貿易環(huán)節(jié),加之黑龍江省儲備庫已經開收,今年繼續(xù)實行玉米生產者補貼政策,以及實施大豆振興計劃會引導玉米種植面積減少,國家一次性儲備玉米收購等政策因素,對玉米價格有一定利好提振,支撐價格底部力量偏強。
圖表:2018-19年中國玉米周度均價走勢曲線圖(單位元/噸):

備注:1,數據來源于慧通數據研究部初統數據;
2,價格以主產區(qū)出庫價格為主。
豆粕方面
本周國內豆粕現貨周度均價止跌、反彈。外圍方面,美豆期價先跌后漲,周初因農業(yè)機構預計巴西大豆產量高于此前預估,之后巴西商品供應公司稱巴西18/19年度大豆產量1.13459億噸,2月預估為1.15343億噸,雖然有所下調,但產量依然龐大,不利美豆;不過,雖然對中美達成貿易和解仍存疑慮,但中國再度購買美豆,提振美豆市場。截止周五,美豆主力5月合約報收909.25美分,周漲13.5美分/蒲式耳或1.51%。國內豆粕現貨方面,目前非洲豬瘟疫情仍在持續(xù)擴散,同時全球大豆產量豐收,令豆粕現貨承壓;但,自前些時間中國限制加拿大菜籽進入中國市場后,國內油粕期貨市場率先掀起波瀾,之后豆粕現貨市場成交也開始好轉,截止到本周工廠豆粕走貨持續(xù)較好,加上粕價持續(xù)走跌后,工廠有意限制開機以及其他問題導致的限產,豆粕庫存壓力也因而得到一些緩解,從而也給豆粕行情帶來利多,本周前幾日行情走勢總體變化不大,部分地區(qū)窄幅漲跌,下半周行情再次出現相對明顯的上漲,周度均價環(huán)比上漲接近40元/噸,可以說確實不容易,此行情是暫停了此前連續(xù)21周持續(xù)下跌,迎來了反轉。
圖表:2018-19年中國豆粕周度均價走勢曲線圖(單位元/噸):

備注:1,數據來源于慧通數據研究部初統數據;
2,價格以主產區(qū)出廠/庫價格為主。
后市預測
玉米方面
國內玉米供應充足而養(yǎng)殖市場需求尚在恢復當中,理論上玉米價格將繼續(xù)下跌。但中央一號文件明確顯示,2019年將繼續(xù)調減玉米種植面積,又在預期上給玉米價格帶來一定支撐。加上中美貿易磋商,目前看來從表象上一切進展順利,后期美產玉米大量進口入市的預期依舊存在,對玉米行情又存在打壓態(tài)勢。因此,多方博弈之下,我們認為,短期內,玉米價格將繼續(xù)承壓走弱為主,預計3月到5月前期間,玉米價格總體上將適度走強為主。但如果在此期間中美貿易磋商宣布積極利好消息,將導致玉米價格走跌的幾率加大。因此3-5月份期間玉米價格總體看漲的預判能否成立的關鍵,需要關注中美貿易磋商結果。
豆粕市場
目前南美產區(qū)雖然有一些天氣方面的小插曲,或導致產量有所出入,但豐產大格局其實早已確立,理論上對國際大豆期價實際上是不利的。目前中美貿易談判仍在繼續(xù),市場上雖然有擔憂,但也同時抱有希望,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早的會晤時間更有可能是在4月份,值得我們期待,需要我們持續(xù)關注。短線看美豆弱勢反彈幾率較大。而國內方面,近期豆粕成交較好,下游終端用戶提貨不斷,部分工廠或檢修或主動下調壓榨量情況下,豆粕現貨庫存壓力也已經得到明顯緩解,行情走勢也因而受到提振;不過,國內非洲豬瘟疫情致使下游養(yǎng)殖需求依然較差,短期難以恢復,且全球龐大大豆供應量,加上中美雙方仍在積極推進貿易談判,豆粕行情弱勢反彈,上方空間依然有限。中長期來看,需要持續(xù)關注非洲豬瘟疫情發(fā)展情況以及中美貿易談判最新進展。4月份中下旬開始。行情走跌的幾率依舊偏高。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