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濤:3000元/噸是未來豆粕的一個“大坎”

2019-09-23來源:和訊網文章編輯:小琳[點擊復制網址]
|
  在業(yè)內有著“豆粕王”之稱的善境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洪濤,近日在期報商學院直播節(jié)目中作了“貿易摩擦和豬瘟下的豆粕行情”的主題演講。他認為,未來3000元/噸會是豆粕價格的一個“大坎”。
 
  吳洪濤,具有25年的證券、期貨從業(yè)經驗,2008—2017年累計投資收益上百倍,在第七屆、第八屆全國期貨實盤大賽中累計凈值分別為2.51、2.41。他在期貨投資中主要以農產品投資為主。
 
  吳洪濤分析稱,2016—2018年美國大豆產量連續(xù)增產,2012年美國大豆產量在3.04億蒲式耳,2018年美國大豆產量在4.54億蒲式耳,短短6年時間,美國大豆產量增幅50%左右。大豆庫存方面,2013年美國大豆庫存在0.9億蒲式耳,現在美國大豆庫存預計在10億蒲式耳之上,美國大豆庫存增加10倍。由于去年中美貿易摩擦問題,美國大豆出口有所下降,這也是大豆高庫存的原因之一,也是壓制豆粕行情無法走高的原因,2019年豆粕價格的跌幅較大。
 
  “目前美盤是利多的,但是美盤大豆價格重心在900美分/蒲式耳以下。在諸多利多的背景下,美國的大豆基金持倉一直保持著凈空單持有,這是值得投資者深思和注意的。”吳洪濤說,整體看,美國大豆供給保持平穩(wěn),雖然供給有所減少,但是價格比較平穩(wěn)。其他地區(qū)大豆情況,2012年—2019年,巴西大豆產量增加80%,阿根廷大豆產量增加30%。
 
  吳洪濤說,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國大豆的進口模式正在發(fā)生改變:中國增加從南美進口大豆量,進口量為7000萬噸,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縮減到1000萬噸,從其他地區(qū)進口大豆量不變。而往年,中國從南美進口大豆5000萬噸,從美國進口大豆3500萬噸,從其他地區(qū)進口大豆500萬噸。
 
  吳洪濤認為,今年中國大豆需求量可能會減少1000萬噸,中國進口大豆基本可以滿足國內全年需求,目前豆粕價格快速上漲的可能性不大,明年6—7月價格上升的可能性較大。
 
  “未來3000元/噸會是豆粕價格的一個‘大坎’,我對明年二三季度的豆粕需求比較看好,短期豆粕價格有反彈,但高度不大,有可能反彈之后還會走低,走低之后可能在2700—2750元/噸運行。”吳洪濤說。

◆雞病專業(yè)網——為行業(yè) 盡己任! 建于2005年 領先的行業(yè)新媒體服務提供商◆

免責聲明:
1、凡注明為其它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
2、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本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3、我們努力做到報價信息參考價值最大化,對于報價同一地區(qū)可能存在一些浮動差異,建議實單實談商榷交易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