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美豆主力合約大幅下跌,報收于882.25美分/每蒲,單日跌幅達1.2%,周內跌幅1.88%。國內連粕并未跟隨美豆一路下跌,下探至2810一線反彈上漲。目前外圍市場變幻莫測,反反復復,國內需求恢復尚需時日,“內憂外患”的連粕能否堅挺的走下去呢?
美豆對華銷量正增長,采購美豆正在進行中
9月19日美國農業(yè)部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美國對華大豆出口銷售總量同比增長14.4%,這也是近一年美國大豆出口銷售首次同比增長,上周是同比減少26.6%。雖然中美雙方未就關稅問題達成最終協(xié)議,但是之前關于中方采購美豆的約定正在推進,大豆供應方面正在向好發(fā)展。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截止到9月12號當周美國對中國已銷售但未裝船的2019/20年度大豆數(shù)量為125.33萬噸,累計凈銷售170萬噸,去年同期為138.7萬噸,前年同期為728.8萬噸。目前來看從美豆進口數(shù)量遠低于前年同期水平,南美大豆銷售進入尾聲,接下來美豆出口情況值得關注。
美豆單產持續(xù)下調全球期末庫存壓力緩解
本月USDA報告公布稱,美國2019/20年度大豆單產預估為每英畝47.9蒲式耳,上一年度單產預估為每英畝51.6蒲式耳;大豆收割面積預估為7590萬英畝,上一年度收割面積預估為8810萬英畝。大豆年末庫存預估為6.4億蒲式耳,較上一年度的10.05億蒲式耳減少3.65蒲式耳。單產下調在市場預期范圍當中,并未對盤面產生持續(xù)的提振作用,美國的大豆投機基金持倉一直保持凈空單。
大豆到港預期減少豆粕庫略降
據(jù)我的農產品統(tǒng)計,9月份大豆預計到港693萬噸,低于8月份的753萬噸。第39周(9月23日至9月29日)國內大豆壓榨預計為170.87萬噸,開機率為60.60%,上周實際壓榨量167.83萬噸,開機率59.52%。隨著國慶節(jié)備貨,提貨速度加快,油廠開機率略有回升。截止到第38周,全國主要地區(qū)油廠大豆庫存458.96萬噸,較上周減少58.79萬噸,豆粕庫存75.83萬噸,比上周減少0.22萬,不斷下降的大豆和豆粕短期對豆粕價格有所支撐。
上周全國油廠豆粕成交83.28萬噸,較前一周的81.32萬噸有所增加,以現(xiàn)貨成交成交為主,主要是國慶假期備貨,逢低滾動補庫。目前飼料企業(yè)物理庫存普遍為10-15天,買貨積極性不高,貿易商更是觀望為主,少有庫存。隨著天氣轉涼,水產料需求減少,生豬出欄增加,下游需求增速進一步受限。雖有國家政策支持生豬養(yǎng)殖,但是產能恢復還需時日。
綜上所述,四季度美豆出口壓力不減,目前主產區(qū)天氣轉好,排除之前早霜威脅的擔憂,下月單產面積或將窄幅調減,新作結轉庫存進一步調低,預期下方支撐較強;國內方面,大豆進口成本降低但利潤仍然不佳,生豬產能筑底加速,短期對豆粕價格有所支撐,著重關注大豆進口情況。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