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豆價格在10月份供需報告公布之后的這一個月之中,價格持續(xù)上漲,目前已經突破了1100美分關口,仍有進一步上漲的動能。而反觀與美豆價格高度相關的國內豆粕走勢,多日來持續(xù)弱勢震蕩調整,期價已經從3300元/噸下調到了3150元/噸的位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豆粕外強內弱的走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一、利多消息較多致使美盤大豆強勢上漲
1、USDA報告利多,美豆價格上漲提供成本支撐
最新公布的USDA11月供需報告顯示,美豆單產由51.9下調到51.7蒲式耳/英畝,之前市場預期為51.6蒲式耳/英畝,單產下調幅度大幅超預期。在單產下調的情況下,美豆產量下降至41.7億蒲式耳。此次供需平衡表對需求未作明顯調整,在供給減少的情況下,美豆期末庫存由上月的2.9億蒲式耳下調到1.9億蒲式耳,庫存使用比4.3%。此次美豆平衡表明顯利多,庫存大幅下降,美豆夜盤突破1150美分關口,在降庫存預期之下,美豆價格仍有繼續(xù)上漲可能。國內大豆到港成本亦持續(xù)上漲,為國內豆油提供成本支撐。
2、美豆出口強勁,支撐美豆價格
截至10月29日,美豆累計出口銷售1664.7萬噸,同比增加731萬噸。美豆出口未裝船量3185萬噸,同比增加2054萬噸,美豆出口未裝船量創(chuàng)近年新高。同時,對中國累計出口1212萬噸,同比增加966萬噸。巴西大豆可供出口量枯竭,出口需求轉向美國,支撐美豆出口明顯加快。
3、拉尼娜天氣不確定性,亦提供天氣升水
一般情況下,拉尼娜天氣一般會造成巴西南部以及阿根廷中西部降水減少,影響南美大豆產量,尤其對阿根廷大豆影響最為嚴重,歷史上也出現過拉尼娜天氣造成阿根廷大豆減產,拉尼娜天氣對南美產量影響的不確定性,為大豆遠月合約提供天氣升水。
二、國內豆粕震蕩調整,走勢明顯弱于外盤
1、四季度大豆到港量預估上調,大豆供給充裕
從四季度大豆到港預估來看,11-12月大豆到港月均都在900萬噸左右,本周到港量繼續(xù)上調30萬噸。隨著大豆陸續(xù)到港,國內大豆持續(xù)處于累庫存狀態(tài),截止到11月6日,國內沿海主要地區(qū)油廠進口大豆總庫存量597萬噸,較上周的581萬噸增加16萬噸,增幅2.9%,較去年同期318萬噸增加87.76%。每年10月份以后國內大豆會進入到去庫存階段,但是今年由于大豆持續(xù)大量到港,始終未能實現降庫存。整體四季度大豆庫存壓力依然比較大,為了消化大豆庫存,國內油廠將維持較高開機率來避免脹庫的發(fā)生。
2、豆粕成交以執(zhí)行前期合同并消化庫存為主
近兩周以來,國內豆粕成交明顯下降,據相關豆粕成交數據統計,上周國內豆粕周成交量僅55萬噸,環(huán)比下降27%。雖說國內迎來一年中豆粕消費較高的四季度,但因油廠維持偏高的開機率產生大量的豆粕,終端客戶都以執(zhí)行合同為主,豆粕現貨成交出庫緩慢,價格短期缺乏較為有利的上漲條件支撐,難以出現較為明顯的上漲。
3、美國大選結果,更有利于中國進口大豆
美國大選還沒有最終結束,但是從當前的得票情況來看,拜登已贏得270張選舉人票,已經贏得美總統大選,但是特朗普團隊并不承認該結果。如果拜登最后成功當選美國總統,從其經濟政策來看,傾向于緩和與中國的貿易關系,這樣中美第一階段協議會繼續(xù)推進執(zhí)行,擴大美國農產品進口,也勢必會增加美豆采購,這利好美豆,而更增加國內大豆以及豆粕供給壓力。
4、“買油拋粕”套利影響
近期,國內豆油持續(xù)高位震蕩,油廠壓榨利潤良好,豆油對油廠利潤貢獻率較高,且在豆油收儲預期之下,國內豆油庫存持續(xù)下降,油脂基本面繼續(xù)支撐豆油價格。市場“買油賣粕”套利邏輯依然成立,客觀上也限制國內豆粕上漲。
三、豆粕后期市場展望分析
國內大豆供給充裕,豆粕增庫存預期之下,國內豆粕價格明顯無法跟上美豆上漲步伐,近期持續(xù)調整,但是油廠豆粕提貨較好,顯示豆粕需求仍然較好,一定程度上緩解豆粕庫存壓力,且四季度將進入豆粕需求旺季,一定程度上為豆粕提供支撐。另外,美豆上漲的情況下,進口成本提升也將為國內豆粕提供成本支撐??傮w上來看,從美豆與國內豆粕的強弱關系來看,未來仍將維持外強內弱的格局;從方向上來看,不宜對國內豆粕過于悲觀,長期震蕩上漲的格局沒有改變;從基差上來看,更多的取決于需求,11月份階段性趨弱,12月可能會得到支撐。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