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空因素并存
國內需求不足以支撐連粕走強,后續(xù)重點關注拉尼娜對南美大豆的影響。若南美持續(xù)干旱,則豆粕期價有望單邊走強;若出現(xiàn)有效降雨,則價格承壓。
9月17日開始,連粕跟隨美豆進入下跌通道,11月8日到達階段性底部3023元/噸后才出現(xiàn)反彈。目前,國外大豆種植整體良好,國內豆粕供需雙弱,后續(xù)市場目光將聚焦在拉尼娜對南美大豆生長的影響上。
USDA報告上調美豆銷量數(shù)據
11月10日發(fā)布的USDA月度供需報告將2020/2021年度美豆壓榨量下調1.5億蒲式耳,至21.4億蒲式耳;期末庫存則增至1.75億蒲式耳。此外,在下調2021/2022年度美豆播種面積和收獲面積的同時上調單產,促使美豆總產略微上升至43.74億蒲式耳;在下調壓榨量的同時上調出口量,促使美豆期末庫存提升至1.85億蒲式耳,但仍低于市場預期。USDA的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11月11日當周,2021/2022年度美豆銷售量為138.27萬噸,較前一周增加13%,但較4周均值減少20%。其中,主要向中國銷售72.75萬噸、向荷蘭銷售13.3萬噸、向西班牙銷售11.37萬噸、向泰國銷售7.46萬噸。
美豆收割速度幾乎與去年相當
雖然今年種植初期受干旱的影響,美豆播種進度緩慢,但收割期在持續(xù)陣雨的加持下,收獲進度基本與去年同期相當。截至11月21日當周,美豆收割完成95%,市場預估均值為96%,去年同期為98%,5年平均為96%。
南美大豆種植進度出現(xiàn)分化
截至11月18日,巴西大豆種植進度為86%,前一周為78%,去年同期為81%。播種期間,巴西大豆主產區(qū)持續(xù)降雨,農民加快了播種進度,今年是歷史種植進度最快的一年。與巴西不同,阿根廷大豆播種進度遲緩。截至11月17日,阿根廷大豆種植進度為28.6%,前一周為18.8%,去年同期為31.3%。今年雙拉尼娜現(xiàn)象成定局,阿根廷南部大豆主產區(qū)已經受到干旱困擾,特別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后續(xù)需要關注拉尼娜對南美大豆產量的影響,其將左右全球大豆市場格局。
國內供應偏緊問題即將緩解
美灣作為美國主要的出口港灣,9月遭到颶風侵襲,出口嚴重受阻。作為美豆的主要進口國,中國9月大豆進口量為688萬噸,環(huán)比減少27.5%,同比減少29.7%;10月進口510.9萬噸,環(huán)比減少25.7%,同比減少41.2%,創(chuàng)下2014年以來的最低月度進口量。不過,商務糧油網預計,11—12月,中國進口大豆到港量將達到1700萬噸,可以有效緩解國內供應壓力,連粕因而承壓。近期,進口大豆壓榨利潤跟隨美豆走勢反彈,截至11月23日,平均壓榨利潤為49.67元/噸。
生豬飼料需求難再繼續(xù)增長
國內主要油廠周度大豆壓榨量第46周為188.89萬噸,環(huán)比下降3.32%,同比下降4.11%;開工率為65.66%,環(huán)比下降2.25個百分點,同比下降4.2個百分點。飼料端,根據中國飼料工業(yè)協(xié)會公布的數(shù)據,10月,全國工業(yè)飼料總產為2520萬噸,環(huán)比下降4.1%,同比增長0.2%。其中,豬飼料產量為1091萬噸,環(huán)比下降0.7%,同比增長8.8%。
短期內,豬飼料產量和生豬存欄下降,飼料需求疲弱。中長期內,臨近元旦與春節(jié),下游將提前備貨,但考慮到生豬存欄已經處于歷史高位,且后期能繁母豬面臨淘汰,生豬市場的飼料需求難有增量。
綜上所述,國內需求不足以支撐連粕走強,重點關注拉尼娜對南美大豆的影響。若南美大豆主產區(qū)持續(xù)干旱且范圍擴散,則豆粕期價存在跟隨美豆單邊走強的基礎,可參考去年年末的走勢。若南美大豆主產區(qū)出現(xiàn)有效降雨,則粕類價格承壓,運行重心將下滑。(作者單位:東吳期貨)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