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延續(xù)強勢狀態(tài)

2021-12-23來源:《期貨日報》文章編輯:小琳[點擊復制網(wǎng)址]
|
  美豆及國內豆粕期貨在11月初觸及低點后,便開啟了持續(xù)反彈之路。從基本面來看,美豆需求邊際改善,出口及壓榨數(shù)據(jù)有所回暖,而南美部分大豆產區(qū)出現(xiàn)干旱同樣給予多頭一定的信心。國內豆粕期貨價格主要由美豆成本定價,在美豆近期無顯著潛在利空的背景下,預計國內豆粕短期仍將維持強勢。
 
  美豆出口簽約量回暖
 
  新季美豆出口簽約量在2021/2022年度前期表現(xiàn)極差,而近期顯著回暖。USDA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整個9月,美豆新增出口簽約量僅為561.8萬噸,去年同期約為1382.3萬噸,同比降幅接近60%,近5年內也僅高于2018/2019年度同期的水平,考慮到美豆出口訂單傳統(tǒng)的簽約旺季在9月至來年的1月,這個不利的開頭無疑打壓了市場多頭的信心。當然,隨著我國壓榨利潤回暖,國內買船意愿逐步增加,從10月起至12月9日,美豆平均周度新增簽約量回升至149.4萬噸附近,去年同期水平為131.2萬噸,同比增長13.9%,在近5年也屬于次高的水平。目前,美豆出口累計簽約已完成USDA出口目標的71.9%,若在接下去的一個月內仍能保持周均100萬—150萬噸的出口新增簽約,則目標達成的可能性偏大。
 
  與此同時,美豆壓榨方面也有起色。NOPA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10月美豆壓榨量約為1.84億蒲式耳,環(huán)比上月的1.538億蒲式耳增加19.6%,高于去年同期的1.8225億蒲式耳,結束了連續(xù)9個月月度壓榨量同比減少的窘境,而11月壓榨量約為1.79億蒲式耳,依舊保持高位。考慮到加拿大菜籽本季度大幅減產以及美國本土壓榨利潤極高,預計未來美國油廠仍然有充足的動力保持高開機率和壓榨量。
 
  巴西大豆播種進度緩慢
 
  9月伊始,巴西大豆主產區(qū)降雨量正常偏多,推動大豆播種進度超前推進,加之今年巴西大豆播種面積再度增加,市場普遍預計巴西大豆產量將再度刷新歷史紀錄,USDA的預估在1.44億噸,同比增加4.35%。然而,隨著拉尼娜現(xiàn)象在冬季出現(xiàn),南美氣候也悄然發(fā)生著變化。巴西中部的馬托格羅索州、南馬托格羅索州以及戈亞斯州保持著平均水平以上的降雨量,大豆生長較快,優(yōu)良率較高。不過,巴西南部的帕拉那州以及南里奧格蘭德州降雨量持續(xù)偏少,不僅播種進度在后期顯著變慢,而且大豆優(yōu)良率評級下調,這一部分面積約占巴西大豆總種植面積的23%,引發(fā)市場對巴西大豆產量的擔憂。阿根廷同樣受到干旱問題的困擾,截至12月16日,阿根廷大豆播種進度約69%,低于去年的71%以及5年均值74%。
 
  從后市來看,根據(jù)GFS未來兩周的降雨預報,前期受干旱困擾的地區(qū)仍然沒有緩解的跡象,巴西帕拉那州降雨量或僅有0.25—1.25英寸,不到正常水平的30%,而阿根廷也僅有零星降雨,市場對南美天氣方面的擔憂正持續(xù)發(fā)酵。
 
  未來豆粕基差或承壓
 
  由于國內前期進口大豆壓榨利潤較差,在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初買船意愿相當薄弱,這導致我國9—10月大豆進口量極低,兩個月合計僅進口1198.5萬噸,去年同期為1847.7萬噸,下降35.1%。同時,現(xiàn)貨階段性的緊張也使得豆粕01合約的基差一度在10月達到450元/噸以上。而后中國買船意愿增加,從美國和巴西進行大量采購,11月我國大豆進口量回暖至857萬噸,環(huán)比增加68%。另據(jù)預估,12月我國大豆進口量料為950萬噸,2022年1月我國大豆進口量料為860萬噸,顯著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供應端壓力將逐步顯現(xiàn)。
 
  需求方面,短期以穩(wěn)為主,能繁母豬存欄雖有拐頭之勢,但產能效率提升明顯,生豬存欄仍然保持高位。而肉禽產能非常充足,蛋禽存欄也處于緩慢恢復的過程中,整體飼料端預計不會有太大波動。在供強需穩(wěn)的背景下,豆粕基差未來將繼續(xù)承壓。
 
  整體來看,需求邊際改善夯實了本輪美豆反彈的基礎,而南美天氣的不確定性也為盤面注入了升水。在USDA2022年1月定產報告出爐之前,預計美豆仍將維持強勢反彈格局,從而帶動國內豆粕期貨價格高位運行。不過,縱觀2021/2022年度,在不發(fā)生極端天氣的情況下,美豆仍然處于累庫的狀態(tài),豆粕期貨價格或難達到上半年的高點,年度價格重心可能會下移。(作者單位:建信期貨)

◆雞病專業(yè)網(wǎng)——為行業(yè) 盡己任! 建于2005年 領先的行業(yè)新媒體服務提供商◆

免責聲明:
1、凡注明為其它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wǎng)對其真實性負責。
2、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3、我們努力做到報價信息參考價值最大化,對于報價同一地區(qū)可能存在一些浮動差異,建議實單實談商榷交易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