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盤農產品大豆、玉米等品種隔夜盤跌停影響,國內農產品期市昨日延續(xù)連日的下跌走勢,再次出現單邊大幅下挫行情,市場恐慌心理隱現。國內大豆、豆粕和豆油等期貨價格指數分別下跌2.69%、3.04%和3.65%,一向較為抗跌的玉米期價指數也收低47點,跌幅1.93%.
“國內農產品大幅下跌首先是受到美盤隔夜盤相關商品跌停的影響。”大連良運集團糧油購銷有限公司總經理姜超向期貨日報記者介紹說。當前,正值南美大豆上市前期,市場供給量增加,國際市場部分指數基金選擇離場。同時,歷來3月份USDA種植意向報告出臺之前,市場都要自高位回落整理,這可以視為對當季作物爭奪種植面積的預先反應。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CBOT農產品的大幅下跌源于指數基金出脫部分倉位,中東及北非地區(qū)政治形勢動亂使其削減部分風險敞口。同時,由于過去一段時間,美國玉米價格漲幅較大,市場預期美國今年玉米種植面積可能要大幅增加,加大了CBOT玉米市場的賣壓。
對此,銀河期貨哈爾濱營業(yè)部總經理馬明旺認為,外盤農產品價格的下跌可歸結為階段內的行情調整。去年7月份以來,美國大豆、玉米及小麥等農產品期價大幅上揚,玉米價格漲幅高達86%,在本年度農作物種植的關鍵期,部分基金選擇獲利離場是當前農產品價格大跌的主要原因。
據介紹,東北現貨大豆、玉米價格穩(wěn)定,市場并沒有出現美盤價格大跌后的調價行為。昨日,東北港口玉米平倉價格為2130-2150元/ 噸,價格穩(wěn)定;進口大豆分銷價格穩(wěn)定,大連港口為4260元/噸;國產大豆價格穩(wěn)定,黑龍江各油廠收購價格在1.86-1.90元/斤之間。
另據記者了解,近期國內政策同樣對農產品價格下跌造成影響。自中央政治局明確提出確保物價穩(wěn)定后,政府采取各項宏觀調控措施,加大大豆進口量,暫停國企貿易商在黑龍江、吉林等地收購玉米以便為中儲糧收購讓路等,均對國內農產品價格形成壓制。
對于農產品后市走勢,姜超認為,短期內國內外農產品市場價格仍面臨調整。在USDA3月份種植意向報告出臺之前,國際市場仍以下跌調整為主,但應該看到,自去年7月份以來的農產品牛市并沒有結束。這一方面是由于隨著美聯儲寬松貨幣政策的實施,國際市場農產品價格高位振蕩成為常態(tài);另一方面,當前正值本年度農作物種植前期,玉米、大豆等品種爭奪種植面積仍比較明顯,一旦種植意向報告出臺,部分種植面積降低的品種可能出現單邊上漲行情。
馬明旺同樣認為當前農產品價格走勢僅僅是階段性的回調,并認為3月中旬之前,市場仍以調整為主。一旦此時間點過去,農產品市場可能會迎來新一輪價格漲勢,這主要是因為全球性農產品庫存仍處于歷史低點,而市場剛性需求比較強勁。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