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低迷豬價未撼動廣東豬價
湖南豬價通常對廣東周邊生豬產區(qū),乃至廣東肉豬市場行情都有著巨大左右作用,但近日湖南地區(qū)豬價較快下調的情況,卻未能影響廣東豬價。
分析其原因是由于毗鄰的廣西地區(qū)豬價走穩(wěn),江西、福建地區(qū)因外調增多價格走強,即時目前湖南豬價與廣東本地豬差價不大,亦未造成較大沖擊。
廣東及其周邊部分產區(qū)主流肉豬出欄價:廣東四會豬價7.1元/斤-7.3元/斤,化州豬價7.0元/斤-7.1元/斤;福建漳州豬價6.9元/斤-7.1元/斤,湖南郴州7.1元/斤-7.2元/斤,江西豬價7.0元/斤-7.15元/斤。
綜合分析:未來一周適逢學生開學后的集中消費階段,對豬價穩(wěn)定有支撐,而目前廣東與周邊省份差價正常,預計短期內生豬價格走勢會維持現狀。預測:短期內廣東豬價穩(wěn)定
終端肉價提振,流通獲利增加
豬價形勢:今日全國出欄肉豬均價至14.19元/公斤,較去年同期19.34元/公斤下跌26.6%;豬肉價格漲至22.23元/公斤,較去年同期30.33元/公斤下跌23.4%;仔豬均價26.61元/公斤,同比降40.7%;母豬均價1738元/頭,同比降10.2% 。
部分地區(qū)出欄肉豬價格(單位:元/斤)
【注:各省價格為外三元、土雜、良雜均價】
黑龍江 7.0
吉林 7.1
遼寧 7.0
河北 6.9
河南 7.1
山東 6.9
陜西 7.5
山西 7.1
甘肅 7.6
安徽 7.3
江蘇 6.9
湖北 7.2
湖南 7.2
江西 7.2
福建 6.7
廣東 7.3
廣西 7.4
四川 7.8
養(yǎng)豬盈利:全國豬料比價為4.41:1,豬糧比價5.77:1,同比下跌33.5%、28.4%。自繁自養(yǎng)出欄頭均盈利2元/頭。
飼料成本:全國玉米、小麥麩、配合料價分別為2.46元/公斤、1.89元/公斤、3.22元/公斤左右。養(yǎng)殖戶拿到豆粕零售價至4.38元/公斤,玉米、配合料價同比分別為2.5%、10.3%。
流通屠宰:全國“肉-豬”平均價差9.04元/公斤,同比降17.7%。
觀點:今日,終端豬肉價格再度提振,季節(jié)性價格走高凸顯。從近十多年豬肉價格季節(jié)性走勢來看,每年8、9月份是豬價上漲的季節(jié)。對于養(yǎng)殖企業(yè)來講,要把握好當地行情,及時出欄,一方面,規(guī)避后期價格下跌風險。受宏觀經濟下滑影響,今年消費市場將弱于往年,所以,養(yǎng)殖企業(yè)要做好防范,將風險降低到最低。
全國部分地區(qū)生豬及仔豬價格-8.29
地區(qū) | 外三元.生豬(元/kg) | 趨勢 | 外三元.仔豬(元/kg.20kg體重) | 趨勢 | |
縣市區(qū) | |||||
北京 | 大興 | 14.3 | → | 26 | → |
順義 | 14.5 | → | 26 | → | |
河北 | 保定市 | 14.1 | ↘ | 26 | → |
滄州市 | 14.4 | → | 26 | → | |
天津 | 寧河 | 14.3 | → | 26 | → |
靜海 | 14.6 | → | 26 | → | |
山西 | 運城 | 14.8 | ↗ | 26 | → |
忻州 | 14.7 | ↘ | 26 | → | |
內蒙古 | 赤峰 | 14.4 | → | 25 | → |
遼寧 | 鞍山 | 14.3 | → | 25 | → |
錦州 | 14.2 | → | 25 | → | |
吉林 | 長春 | 14.6 | ↗ | 25 | → |
公主嶺 | 14.4 | → | 25 | → | |
黑龍江 | 牡丹江 | 15.2 | ↗ | 26 | → |
綏化 | 14.3 | → | 25 | → | |
上海 | 金山 | 14.4 | → | 26 | → |
奉賢 | 14.5 | → | 26 | → | |
江蘇 | 鹽城市 | 14.1 | ↘ | 22 | → |
南通市 | 14.8 | → | 22 | → | |
浙江 | 杭州市 | 15.7 | → | 27 | → |
嘉興 | 15.2 | → | 27 | → | |
安徽 | 合肥 | 15 | → | 26 | → |
宿州 | 14.6 | ↘ | 26 | → | |
江西 | 吉安 | 14.5 | ↗ | 26 | → |
宜春市 | 14.5 | ↗ | 26 | → | |
山東 | 臨沂市 | 13.9 | → | 25 | → |
濰坊市 | 13.8 | ↘ | 26 | → | |
河南 | 開封 | 14.5 | → | 25 | → |
新鄭 | 14.7 | ↗ | 26 | → | |
湖北 | 黃岡 | 15.3 | ↗ | 25 | → |
襄樊 | 15 | ↗ | 26 | → | |
湖南 | 長沙市 | 14.6 | ↗ | 25 | → |
常德 | 15.2 | ↗ | 26 | → | |
廣東 | 清遠 | 15 | → | 27 | → |
惠州市 | 14.8 | → | 27 | → | |
福建 | 漳州 | 14.1 | → | 24 | → |
南平市 | 14.7 | ↗ | 24 | → | |
廣西 | 賀州 | 14.8 | → | 25 | → |
玉林 | 14.4 | → | 25 | → | |
重慶 | 合川 | 14.8 | ↘ | 26 | → |
四川 | 成都 | 15.1 | ↗ | 26 | → |
樂山 | 14.7 | ↗ | 25 | → | |
新疆 | 烏魯木齊 | 16.7 | → | 25 | → |
豬飼料豆粕比面粉還貴 豬肉或將報復性漲價
豬食貴過人食,聽上去荒謬,但這卻是事實。
8月27日,國內期貨市場上,豬飼料豆粕的價格觸及了每噸4290元,而早秈稻期貨每噸價格僅觸及2826元,小麥期貨價格水平更低,目前僅在每噸2530元一線徘徊。市場人士告訴記者,豬飼料價格很早已經貴過了面粉價格。
那么,豬食貴到底是人為炒作還是需求剛性所致?
替無可替
雖然豆粕并不起眼,但在豬飼料中的地位卻重要到不可替代,因此雖然豆粕價格節(jié)節(jié)高升,但生豬養(yǎng)殖戶卻不得不高價購買。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yè)咨詢公司農業(yè)分析師馬文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蛋白飼料具有不可替代性,現在規(guī)模以上養(yǎng)豬廠都采用混合飼料,蛋白飼料的比重占到30%-35%,而能量飼料(主要是玉米)的比重占到65%-70%。蛋白飼料可以幫助仔豬在較短時間內育肥,如果替換成其他成本更低的谷物能量類飼料,則仔豬不易育肥,且生長周期拉長,反而增加了養(yǎng)殖的成本。”
卓創(chuàng)資訊生豬行情分析師姬光欣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作為飼料,豆粕不能完全被替代,也不能長期被替代。據我們了解,有養(yǎng)殖戶將給仔豬食用不加豆粕的飼料,但養(yǎng)殖成果不佳,從技術上來看,豆粕飼料是培育優(yōu)質豬肉所必須的。同為粕類,菜籽粕也被用于豬飼料,但是菜籽也面臨減產,替代不了豆粕。”
姬光欣指出,當前生豬養(yǎng)殖飼料中的豆粕占比已經降到了最低限度,原本豆粕占比達30%左右,現在很多飼料廠將豆粕配比降至20%,小麥麥麩上升至15%,玉米占比較為固定,在65%左右。
炒作原罪?
需要注意的是,豆粕價格上漲并非豬吃貴了飼料,而是美國遭遇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旱情,大豆減產已成定局,豆價飆升進而影響國內豆粕價格。
馬文峰表示:“豆粕價格上漲是非正?,F象的正常反應。”
馬文峰強調,不正?,F象指的是6月中旬以后,美國大豆產區(qū)遭遇了大范圍的嚴重干旱,以至于美國農業(yè)部在7、8月份連續(xù)兩月調低全球大豆產量預測。
對于豆粕價格是否存在炒作,中融匯信期貨研發(fā)部經理田鋒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炒作是對于未來不確定性進行價格哄抬,但美國大豆產量減產已經成為定局,因此不能說豆粕價格上漲是炒作。此外,從國內市場來看,豆粕現貨價格領先期貨上漲,因此期貨價格只是如實反映了現貨行業(yè)價格水平,且豆粕期貨合約呈現出近強遠弱的態(tài)勢,可見市場心態(tài)較為謹慎。”
當前,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價格自6月來已經累計上漲30%左右,而受到國內政策調控影響,大豆、豆油期貨價格遠遠滯后外盤漲幅,僅有豆粕期貨與美國豆價漲幅相當。
豬賤傷農
豬食價格上漲已經危及國內生豬養(yǎng)殖業(yè),豬糧比已經連續(xù)20周低于生豬養(yǎng)殖盈虧平衡點6∶1。
姬光欣說:“目前,養(yǎng)殖戶基本進入了半虧損狀態(tài),也就是在虧損與微利之間徘徊,雖然還能繼續(xù)扛,但情況也不樂觀。如果飼料價格繼續(xù)高企,那么最終將導致養(yǎng)殖戶宰殺母豬,調整供應保證豬肉價格不再下跌。但這樣做將危及未來豬肉供應,豬價或出現報復性上漲。”
好在多數生豬養(yǎng)殖戶還在觀望。國家發(fā)改委已經啟動了三批凍豬肉收儲,提振了市場信心。市場人士預計,如果豬糧比依然處于盈虧平衡點以下,那么國家發(fā)改委可能繼續(xù)加大收儲力度。目前,還沒有出現大范圍宰殺母豬的現象。
豆粕價格上漲也是中國大豆沒有定價權的一個縮影,價格被動跟隨國際市場波動。國內市場受到進口大豆沖擊,大豆主產區(qū)種植面積連年萎縮。根據黑龍江大豆協會的統(tǒng)計,今年黑龍江地區(qū)大豆的種植面積由5000萬畝減少到了3600萬畝左右,縮減幅度接近30%。馬文峰說:“短期內,國內豆粕價格下降只能靠政府補貼廠商壓榨利潤來解決,但這會導致資源浪費。從長期來看,要通過補貼農民鼓勵種植大豆以及進行技術改革,提高大豆單產產量和出油率才能挽救大豆,避免下游豆粕被動上漲。”本報記者 張競怡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今年生姜豬肉價格雙暴跌 明年年中反彈概率較大
中新網8月29日電(財經頻道 李金磊)今年以來,生姜和豬肉“風光不再”,價格雙雙暴跌。如今生姜價格已經跌破成本價,姜農不得不虧本賣姜,而豬肉價格也持續(xù)低迷,雖然在發(fā)改委第二次啟動凍豬肉收儲后有所上漲,但相比去年仍處低位。分析人士指出,未來價格或將出現報復性上漲。
生姜價格持續(xù)低迷 姜農虧本賣姜
曾經威風無限的“姜你軍”如今“被姜軍”了。目前,生姜價格持續(xù)低迷,山東昌邑等生姜產地的報價約為0.60元至0.85元一斤,北京等地每斤生姜批發(fā)價也只有1元多。
低迷的價格讓姜農叫苦不迭,不得不虧本賣姜。據北京晨報報道,由于老姜未賣而嫩姜上市,種姜已經二十多年的安丘姜農姚振華談起自家的生姜買賣不禁嘆起氣來。“現在就是一個字,虧。老姜也就八毛或者九毛一斤,而且不好賣;新姜好賣一點,但價格也快跌到一元上下了,越賣越虧。”
多年的持續(xù)增產是如今生姜價格暴跌的罪魁禍首。2009年到2010年,生姜曾賣出高價,隨后便開始大面積增產。據經濟日報報道,據統(tǒng)計,2008年之前,全國生姜種植面積為150萬畝至180萬畝左右,2009年擴大至228萬畝,2011年,種植面積達430萬畝。盡管今年的種植面積已經比去年減少了約25%,但由于之前的大規(guī)模擴種,目前市場情況還是供大于求,價格持續(xù)走低。
豬肉價格處于低位 發(fā)改委二次收儲
今年以來,我國生豬價格總體呈持續(xù)下跌走勢,4月中旬全國平均豬糧比價跌破6∶1的盈虧平衡點,隨后發(fā)改委開展凍豬肉收儲,生豬價格下跌幅度逐漸縮窄。但8月初生豬價格再次出現回落,發(fā)改委于是開展了年內第二次凍豬肉收儲。
目前,豬肉價格開始小幅回調。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tǒng)監(jiān)測,端午節(jié)過后,全國豬肉價格小幅下降,進入8月后漲勢再現,8月中旬開始漲速加快。但目前,全國豬肉價格仍明顯低于2011年同期,8月23日價格同比下降約20.0%。
據人民日報報道,自去年9月份我國豬肉價格開始回落以來,“豬周期”便進入了持續(xù)下跌階段。業(yè)內人士認為,受飼料價格快速上漲影響,短期內養(yǎng)殖戶虧損的狀況不會有大的改觀,“豬周期”低谷仍將持續(xù)。
業(yè)內人士:未來價格或將報復性上漲
卓創(chuàng)資訊生豬行情分析師姬光欣在接受《國際金融報》采訪時表示,目前,養(yǎng)殖戶基本進入了半虧損狀態(tài),也就是在虧損與微利之間徘徊,雖然還能繼續(xù)扛,但情況也不樂觀。如果飼料價格繼續(xù)高企,那么最終將導致養(yǎng)殖戶宰殺母豬,調整供應保證豬肉價格不再下跌。但這樣做將危及未來豬肉供應,豬價或出現報復性上漲。
而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肉價在明年年中出現反彈的幾率較大。豬周期一般是3-4年,去年豬肉價格達到高峰,今年豬肉價格下行,下降周期通常為1.5年左右,而豬肉價格在2011年9月達到頂峰,下降周期預計在明年一季度末附近結束。再加上飼料價格上漲的滯后影響,預計豬肉價格明年年中出現反彈的概率較大。
而生姜價格也面臨著“增產降價、減產漲價”的圈子,未來或許也將上漲。對此,專家指出,要避免農產品“貴三年、賤三年”的情況,需要加大對農民專業(yè)合作組織、行業(yè)協會等的扶持力度。農民專業(yè)合作組織、行業(yè)協會等能將農民組織起來,幫助農民與大市場對接,指導農民選擇種什么、種多少。除此以外,應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加快建立覆蓋面廣、數據權威的信息網絡服務平臺,對產量、價格、消費等及時作出分析預警,加強對農民專業(yè)合作組織的指導。惟有此,才能盡量避免“姜你軍”和“被姜軍”的交替出現。(中新網財經頻道)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