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報道:國際方面,上周美豆振蕩至近10年低位后,由于技術性買盤提振出現反彈,最終收漲2.31%。目前美豆依舊處于歷史較低價位,新作美豆豐產,但需求受中美貿易摩擦抑制是當前美豆盤面承壓的主要原因。
國內方面,豆一寬幅振蕩,收漲0.03%。豆二、豆粕振蕩偏強,分別收漲1.53%、2.40%。目前國內豆類走勢主要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政府于9月24日起對約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征收10%的關稅,并從2019年起將稅率提高至25%,而我國對600億美元美國進口商品采取報復性關稅行動。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利多國內豆類期價,導致國內豆類振蕩走高至近期高位。
供給方面,短期持續(xù)寬松。據天下糧倉估計,9月到港預估762萬噸,10月維持700萬噸,短期進口大豆供應充足,11、12月以及明年1月到港預估僅590、560和280萬噸,遠期大豆供應目前依舊表現偏緊。第37周國內油廠基本保持正常開機,油廠開機率為53.02%,較前一周增加4.29%,壓榨量為185.19萬噸,較前一周增加8.78%。預計本周開機率繼續(xù)穩(wěn)步回升,壓榨量將有所增加。由于之前三周油廠開機率連續(xù)下降,國內豆粕出現下滑。但目前國內進口大豆和豆粕庫存依舊處于歷史同期高位。
需求方面,表現疲軟。截至目前,國內已經在8省出現21起非洲豬瘟,短期疫情有擴大跡象,養(yǎng)殖企業(yè)加緊出欄,但補欄積極性降低,8月生豬存欄環(huán)比下跌0.3%,同比下跌24%,能繁母豬存欄環(huán)比下跌1.1%,同比下跌4.8%。受非洲豬瘟持續(xù)蔓延以及國內水產養(yǎng)殖業(yè)逐漸進入淡季的影響,預計短期豆粕需求維持疲軟態(tài)勢。
目前美豆處于收割階段,巴西大豆處于種植階段。上周USDA作物生長周報顯示,截至9月24日當周,新作美豆優(yōu)良率為68%,略高于市場預估的67%以及前一周的67%。整體來看,今年美豆生長狀況幾乎完美,USDA在9月供需報告中也持續(xù)上調美豆單產至52.8蒲,產量至46.93億蒲,新作美豆豐產預期強烈,產量有望達到歷史最高。未來15天美豆主產區(qū)降水持續(xù),有90%可獲得至少1.5英寸降雨量,50%可獲得至少2.6英寸降雨量,10%可獲得至少3.6英寸降雨量,或美豆收割進度產生影響。未來15天美豆主產區(qū)溫度圍繞平均溫度波動,總體處于正常溫度范圍內。整體來看,美豆進入收割階段后,天氣的影響逐漸減弱,新作美豆豐產或成事實。巴西大豆主產區(qū)在未來15天內降雨量略低于正常值,或對種植進度產生影響,后期持續(xù)關注南美大豆主產區(qū)天氣情況。
近期由于貿易戰(zhàn)影響豆粕期權波動率不斷上升,目前處于歷史高位。由于美豆已進入收割期,2000億關稅已落地,未來豆粕期權波動率下降概率較大。
目前國內豆粕受貿易戰(zhàn)影響較大,非洲豬瘟影響次之。美豆已進入收割階段,天氣影響逐漸減弱,美豆豐產或已成事實。若中美貿易摩擦持續(xù),由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限制美豆出口前景,預計短線美豆反彈乏力,或仍在低位偏弱振蕩。國內方面,由于美豆期價低迷,進口大豆成本在3500—3600元/噸間,折合豆粕成本為3100—3200元/噸。因此,目前豆粕處于較高價位,可逢高做空。若中美貿易和解,對國內豆粕形成利空,預計豆粕會從高位大幅回落。同時,非洲豬瘟持續(xù)蔓延以及水產養(yǎng)殖即將進入淡季,使豆粕需求受到抑制,豆粕盤面承壓。整體看,豆粕繼續(xù)上漲乏力,逢高可適量做空。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