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各地都處于盛夏時期,環(huán)境的高溫高濕持續(xù),有時候連續(xù)數(shù)天。這對全封閉式的規(guī)?;B(yǎng)雞場來說,便帶來了巨大的中暑致死風險。熱死雞的事件,幾乎每年都有發(fā)生。這種情況下,除了緊急情況下用一些消暑藥以外,其實最最重要、最最經(jīng)濟和有效的是雞舍水簾降溫的使用,尤其是科學正確的操作至關重要。
怎么科學正確的使用水簾呢?要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就得先了解雞舍水簾降溫的工作原理才行。雞舍水簾降溫的原理,主要是基于水的蒸發(fā)吸熱效應實現(xiàn)和達到的,要想說清楚還是具體看如下內(nèi)容吧。
首先是蒸發(fā)吸熱:水簾通常由波紋狀纖維紙等多孔材料構成,使用時持續(xù)淋水保持表面濕潤。當外界高溫干燥的空氣流經(jīng)濕潤的水簾時,水簾表面的水分會吸收空氣中的熱量并蒸發(fā)成水蒸氣。在這個過程中,水從液態(tài)轉變?yōu)闅鈶B(tài)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從而降低了空氣的溫度。
再就是增加接觸面積:水簾的多孔結構增大了空氣與水的接觸面積,使水分能夠更充分地與空氣進行熱交換,加速了蒸發(fā)進程,進一步提高了降溫效果。
第三就是等焓降溫加濕:從能量角度來看,空氣在通過水簾時,水吸收空氣中的熱量蒸發(fā),空氣失去了顯熱,溫度降低,但蒸發(fā)到空氣中的水蒸氣增加了空氣的含濕量,即潛熱量增加,而空氣的焓值則保持基本不變,這就是等焓降溫加濕過程。
最終進入雞舍的空氣溫度降低,同時濕度有所增加,通過風冷效應能有效降低雞群體感溫度。雖然知道了這些原理,都能按照操作要求實施水線簾降溫,但是并不是所有人的操作都能達到有效降溫的效果。有些不科學和不正確的操作,反而不利于給雞舍降溫并會帶來新的問題。
那么夏季雞舍水簾降溫的操作常見誤區(qū)都有哪些呢?
首先是水溫控制方面。
使用冰水:認為水溫越低降溫效果越明顯,用冰水降溫。水溫越低越好,認為冰水降溫更快,實際上水溫<15℃或>30℃均會抑制蒸發(fā),20-26℃常溫水效率最佳;
實際上,水溫升高蒸發(fā)加劇,帶走的熱量更多,常溫水(20℃-26℃)即可達到較好的降溫效果,且能減少水資源浪費和設備能耗。
其次是濕簾濕潤程度方面。
過度濕潤:認為濕簾越濕降溫效果越好,使?jié)窈熖幱陂L流水狀態(tài)。這會導致水簾孔隙被堵塞,降低水和空氣的接觸面積,影響降溫效果,還可能使舍內(nèi)濕度迅速升高,引發(fā)熱應激。
其實,最好是半干半濕,最大的極限也應該是“四分之一干、四分之三濕”,總之是不要全濕度和長流水。
通風窗使用方面
第三就是通風窗與濕簾同時開啟:認為這樣能使溫度更均勻穩(wěn)定。但開啟通風窗會破壞雞舍內(nèi)外的氣壓差,降低空氣穿越濕簾的速度,使水膜與空氣相撞效果下降,影響降溫效果,還會減少風冷效應,增強熱應激。
第四是清理維護方面。使用前不清理:未對濕簾進行清理,導致雜物堵塞水簾小孔,使水流分布不均,風無法穿透水簾,降低降溫和通風效果。
第五是不及時清洗:在使用過程中,未定期清洗水簾,使水簾長期處于潮濕狀態(tài),易滋生曲霉菌等病菌,隨空氣循環(huán)被雞群吸入,引發(fā)霉菌性肺炎等疾病。
第六是開啟與關閉時機方面。高溫高濕時開啟:在外界濕度大于70%時強行開啟水簾,舍內(nèi)濕度會迅速升至85%以上,導致雞體散熱受阻,加重熱應激,還可能使雞群受冷濕空氣刺激,誘發(fā)肺水腫等疾病。
第七是沒有根據(jù)溫度變化及時調整:未根據(jù)外界溫度逐步開啟水簾,如中午高溫時突然全開水簾,傍晚降溫后未及時關閉,雞舍可能出現(xiàn)“上午悶熱、中午驟冷、下午反彈高溫”的波動,導致雞群反復應激,增加熱休克風險。
第八是風機與濕簾配合方面。風機開啟數(shù)量不當:未根據(jù)雞舍溫度、雞群狀態(tài)等合理計算風機數(shù)量,風機啟動數(shù)量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負壓和風速,進而影響濕簾的降溫效果。
第九是沒有關注負壓變化:未將負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nèi)(一般不超過18),負壓過高會出現(xiàn)高溫死角,通風效果大打折扣。
第十是冷空氣導流方面。冷空氣直接吹向雞群:未安裝導風板或導風板開啟角度過大,使從水簾進入的冷空氣直接吹到雞身上,導致雞群體感溫度變化劇烈,引發(fā)冷應激,增加雞群患病風險。
第十一是水簾與小窗同時開啟。認為可均衡溫度,然而小窗開啟會降低負壓,導致過簾風速不足,反而加劇熱應激。
第十二是冷風直吹雞群,誤以為降溫更快,這種情況造成冷空氣直接吹雞引發(fā)冷應激,所以側墻水簾導流板角度應小于60°,讓冷風從籠頂混合后下落到舍內(nèi),實現(xiàn)均勻降溫。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