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檢測成國際性難題 專家建議加強源頭監(jiān)管

2011-10-19來源:人民網文章編輯:島島[點擊復制網址]
|

  2011年9月中旬,公安部在“打四黑、除四害”行動中一舉破獲了涉及14省的重大地溝油案,直搗地溝油的“老巢”??梢粋€月過去了,“食品安全警察”依然沒有找到地溝油的檢測方法。來自衛(wèi)生部、科技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糧食局和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7家機構的數(shù)十位專家,對地溝油進行5種方式的檢測,結果發(fā)現(xiàn)完全無效。有關專家表示,目前全世界也沒有檢測地溝油的有效方法。

  誰也沒有料到,聽起來簡單的地溝油檢測,竟然成為國際難題。10月12日,衛(wèi)生部新聞發(fā)言人鄧海華不得不宣布,目前衛(wèi)生部征集到的地溝油檢測方法特異性不強,均無法有效識別地溝油,并開始向社會公開征集方法。

  你檢測什么,他抹掉什么

  據(jù)參與檢測評估的衛(wèi)生部衛(wèi)生行業(yè)科研專項食品安全首席科學家吳永寧介紹,此次地溝油檢測使用的評估方法是雙盲實驗:負責評估的專家們憑借現(xiàn)有的檢測方法,對未知的油進行檢查。

  試驗中使用的地溝油是從9月份的案件中收繳而來的。“但肉眼完全看不出區(qū)別,聞起來也沒有異味,有的看著比真正的食用油還像好油呢!”吳永寧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

  在“躲貓貓”功夫高深的地溝油面前,這5種檢測方法灰頭土臉地敗下陣來。“明明就是地溝油,就是查不出來!”中國疾控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陳君石感慨道。

  吳永寧解釋說,地溝油檢測遭遇的“測不出”科學困境,是因為碰上了“懂技術”的對手,基本可以實現(xiàn)“你檢測什么,他抹掉什么”,從而制作出來符合指標的地溝油。

  比如,根據(jù)《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食用油的檢測指標包括酸價、過氧化值等9項,現(xiàn)在生產出來的地溝油也都能達標。

  陳君石更是透露,盡管此次評估的檢測方法使用的不只是上述9項指標,地溝油依然能在全新的指標前順利過關。

  “檢測實驗十分嚴格,每個指標都要反復印證多次。”吳永寧說??善诿恳淮螜z測中,地溝油都“表現(xiàn)優(yōu)異”地順利過關。

  “任何一種檢測方法,都是基于正常油和地溝油的不同,然后通過檢測這個指標來確定。”研究食品工程的科普作家云無心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解釋,“但是地溝油不是一種特定的產品,不同的地溝油相差很大,很難找到一個或者幾個特定的指標來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

  他舉例說,特定基因是現(xiàn)有檢測方法會使用的指標之一,有的地溝油是用劣質豬肉、豬內臟、豬皮等提煉加工制成的,這樣制成的油會含有動物蛋白質,如果檢測到特定基因的存在,就可以判定地溝油??墒牵ㄊ項l或者油條后反復使用的廢油也屬于地溝油,但是這種地溝油里面就不含有特定基因。

  于是,尋找檢測方法成為食品安全專家和地溝油生產者之間“斗智斗勇的暗戰(zhàn)”。在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中,專家們都拒絕透露檢測指標。吳永寧表示,一旦公布了檢測指標,對手很可能迅速地把這一指標從地溝油里悄無聲息地抹掉,從而導致檢測無效。

  不過,雖然地溝油披上了“指標合格”的外衣,卻不能掩飾它的“敗絮其中”。“在食品上,并不是要有了毒性數(shù)據(jù)才認為它有害。在不清楚它有什么危害的情況下,需要當作有害來處理。”云無心說。

  更多人則是將這件事情看作法律糾紛。“地溝油使用了法律規(guī)定不能做食物的原料來制作油,并當作食用油去出售。不管它的毒性有多大,這件事從根本上就是違法的。”吳永寧說。

  地溝油“躲貓貓”,全民一起抓

  在這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困局里,衛(wèi)生部不得不向公眾求救。不過,把“躲貓貓”的地溝油揪出來,似乎早已經成為“全民運動”。

  來自上海的高二學生林立旖就想出了一個簡單易行的法子——把油放進溫度8攝氏度左右的冰箱里,如果凝結就是地溝油。

  “橄欖油一般零下十多攝氏度才凝結,普通植物油也要零攝氏度,但動物油,尤其是地溝油,7~8攝氏度即凝結。”林立旖解釋說。這項發(fā)明在今年3月的第五屆北京發(fā)明創(chuàng)新大賽中獲得了銀獎。

  但這個主意并不被食品安全研究人員看好。云無心解釋說,這個方法既可能“冤枉”好油,也可能“放過”壞油。

  在他看來,能用這種方法檢測出來的地溝油,“也許粘度等其他指標差異已經大到肉眼可以識別的地步”,根本不需要放進冰箱就能辨別。更何況“懂技術”的對手可以“把通不過這一檢測的地溝油用正常油稀釋,把它的凝固點降低到判斷指標以下”,這樣地溝油就又過關了。

  高中生出的主意因為太簡單而考慮不周,但擁有科學儀器的正規(guī)機構也是愛莫能助。9月底,廣東東莞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對公眾開放檢測,如果市民懷疑買來的油品“不對勁”,可以送來檢查,他們可以提供酸價、過氧化值和電導率這三項指標的檢測。

  “我們只是檢測三項指標,并不能判定是不是地溝油,因為地溝油也很有可能會指標合格。”一位檢驗員說,“但是如果這三項指標都不合格,那這種油就肯定是不合格的劣質油。”

  “現(xiàn)在沒有一種權威的方法鑒別地溝油,我們只是一個參考。” 面對每天諸多的咨詢電話,這位檢驗員很是為難,“要不你上網搜搜吧!”

  其實,網上東西還真不少,既有“中醫(yī)專家教您巧識別地溝油”的帖子,教你“一看、二聞、三品嘗”,也有價格100元左右的“地溝油快速檢測試劑盒”,號稱遇地溝油十分鐘就會變色,“油摻油,神仙愁,有了×××,遠離地溝油”!

  可這些方法在吳永寧看來都是徒勞:“幾年前的地溝油也許是可以聞得出來甚至一眼認出來,但是現(xiàn)在地溝油技術很高超,很多是肉眼無法辨別的。你想想那么多專家用高精度的儀器都查不出來的東西,怎么會一下子測出來了?”

  地溝油大戰(zhàn),我們該怎么辦?

  正規(guī)軍測不到,游擊隊測不準,那么這場“地溝油大戰(zhàn)”,如何才能打贏呢?

  “等到依靠檢測方法,對地溝油抽檢才發(fā)現(xiàn)問題,那就晚了!”陳君石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應該把重點放在生產過程監(jiān)督,堅持對食品實行過程管理并通過生產鏈查處違法行為。”

  事實上,可供參考的成功案例并不少見。世界上不少國家已經通過專業(yè)化的監(jiān)管,從源頭阻斷了地溝油,而不是在檢測上和地溝油進行正面戰(zhàn)爭。

  在英國,餐廳后廚的餐廚廢油直接流入由一根專用管道相連的儲油箱里,當廢油裝滿儲油箱的時候,會有運油車直接將它們運往政府指定的加工廠,進行處理,生產生物柴油等燃料。

  德國更是為每一桶泔水分配了一張“身份證”,餐廳必須跟政府簽訂回收合同,其中詳細規(guī)定了泔水由誰回收、何時回收、回收后送往哪里加工等細節(jié),保證從廚房流出來的廢油,從一開始就不會落入地溝油生產者的手中。

  而隨意處理餐廚廢油的行為在有些國家是違法的。在加拿大,人們不能隨意向下水道傾倒廢油,否則將會被處5萬美元罰款。

  加拿大環(huán)境部新聞發(fā)言人亨利·劉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加拿大各級政府——從聯(lián)邦政府到市政府——都要對餐廚廢油的處理承擔起責任。這一責任也要貫穿整個過程,也就是說,政府要負責從回收、運輸、再加工直至出售的所有環(huán)節(jié)。

  相比之下,我們的“地溝油大戰(zhàn)”的困境恰恰源于這種環(huán)節(jié)上的錯位:餐廚廢油從廚房出來,落入了“懂技術”的地溝油生產者手中,他們把大量廢油加工得“指標合格”,連檢測專家都撓頭;而廢油真正該去的餐廚垃圾處理廠,卻因為餐廚垃圾總也收不上來,大多處于停產的狀態(tài)。

  “中國產生地溝油的一個最根本的原因是餐廚垃圾沒有得到有效的收集和處理。” 倡導環(huán)保的達爾問自然求知社的陳立雯說。“事實上,餐廚垃圾處理可以成為很好的產業(yè),從源頭上進行分類處理、監(jiān)管后,它們可以生產出大量肥料或者燃料,而且還可以避免產生大量地溝油的問題。”

  “政府、餐飲單位和垃圾處理單位尚未形成互惠共贏的良性產業(yè)化運營模式,尤其是收運環(huán)節(jié)運營不暢,影響整個體系的順利推行。”北京工商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系的任連海老師解釋說。

  對于這一困境,加拿大“戰(zhàn)友”倒也給出了答案。多倫多環(huán)境可持續(xù)項目組負責人弗萊德·格蘭尼克很是奇怪“地溝油”這個問題。這位負責針對環(huán)境問題提供專業(yè)技術支持的專家建議:“很顯然,這件事不屬于我們的管轄范圍,你應該去咨詢警方的犯罪預防科。”


◆雞病專業(yè)網——為行業(yè) 盡己任! 建于2005年 領先的行業(yè)新媒體服務提供商◆

免責聲明:
1、凡注明為其它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
2、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3、我們努力做到報價信息參考價值最大化,對于報價同一地區(qū)可能存在一些浮動差異,建議實單實談商榷交易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