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跌成狗,現(xiàn)在又沒有預兆地突然上漲,玉米玩得就是心跳。
當然先別激動,上漲的主要是山東玉米,至于東北,還在趴在坑里呢。
這回山東玉米可不是一兩家的上漲,而是一片飄紅,直接原因就是玉米上量又下降了。
山東深加工門前玉米到貨車數(shù)量連續(xù)兩天下降,從300多車降到了100多車,于是企業(yè)紛紛抬高報價。
這就奇了怪了,之前可是很多次都跌到100多車了,怎么沒見漲價呢?
所以這是值得分析的。
原因有這么幾個:
第一,山東需求一直存在,但供應也一直都不少。
都說玉米需求弱,其實這就跟一直說玉米沒余糧了一樣,余糧不會一點兒也沒了,需求自然也不會是零。
尤其山東這個地方,又是全國深加工和飼料企業(yè)的重點地區(qū),所以山東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強不強勁的問題。
強不強勁得看和誰來比較?
不是和東北比,也不是和新疆比,而是和山東本地的余糧比。
山東余糧見底,這事估計大家都基本認可,但是山東余糧少沒關(guān)系,其他地方的玉米可以源源不斷地送往山東。
再加上企業(yè)補庫也是有周期的,不是天天都需要補,當不急于補庫的時候,門前又有送糧車,自然就不著急提價。
第二,市場預期差,壓價情緒濃。
玉米看跌也不是剛看跌的,從7月份玉米開始走弱的時候起,市場的這個看跌情緒就已經(jīng)在慢慢增長了。
尤其是到了8月份,玉米更是跌跌不休,在這樣的預期下,企業(yè)自然也很難去提價,或者說都巴不得順勢壓價把玉米壓得更低呢。
那為啥這次上量下跌,玉米就漲了呢?
我覺得可以關(guān)注幾個問題:
第一,玉米的質(zhì)量問題。
在玉米的利空中,有一個很大的利空就是春玉米的上市,目前雖然只有小部分春玉米上市了,并且也有部分送到了山東市場。
但質(zhì)量如何,這是個問題。
我們之前說過,玉米剛收獲本來就水分大,再加上質(zhì)量參差不齊,所以能不能形成有效庫存這就是一個問題了。
如果不能,那么需求就還得轉(zhuǎn)回到陳玉米身上,尤其是優(yōu)質(zhì)干糧。
所以漲價歸漲價,這個時候企業(yè)不會突然缺糧,但有可能是缺某一部分特殊的糧,而優(yōu)質(zhì)干糧的幾率要更大。
第二,天氣影響不得不防。
之前干旱天氣主要就集中在河南、山東等地,而山東不用主,正是玉米的主產(chǎn)區(qū)。
雖然說近期的幾場雨對山東的干旱有所緩解,但山東地大物博,具體每個區(qū)域的干旱程度不一樣,降雨量也不一樣。
所以表面看天氣擾動變?nèi)趿耍廊皇且粋€潛在因素,尤其對山東來講,就算東北玉米豐收,那要運來山東也有時間和成本的問題。
這時候,提前備好庫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所以這輪玉米上量減少后,山東就表現(xiàn)得比較積極,當然目的也很明確,為了吸引優(yōu)質(zhì)糧源。
那么山東的漲價會對玉米起到多大的影響作用呢?
會使玉米局面來個大翻轉(zhuǎn)嗎?
說實話幾率不大。
因為山東這么一漲價,東北糧肯定看到了希望,因為東北又是放儲又是停收的,玉米已經(jīng)是狼狽不堪了,正尋求出路呢。
這時候山東拋來了橄欖枝,肯定是要全力抓住的。
所以雨過天晴,玉米的上量肯定還要增上來。
其次,玉米的投放力度還在增加。
比如從公告來看,周一玉米的銷售又是一大片,所以在這么多的供應下,玉米的那點需求肯定又要被淹沒了。
但也有利好的一面,那就是玉米應該基本到底了,再下跌的空間已經(jīng)不大了,至于其他機會需進一步觀察天氣的擾動。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