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雞15年,沒有任何一個年份像今年一樣,讓48歲的老湯感到歡喜了。“去年賠死了,三斤料換不回一斤蛋來。”今年總算賺著點錢了,老湯下意識地摸了摸腰包,但也不過是補了前兩年的虧空。他養(yǎng)了2000多只蛋雞,在西彩石村北部的散戶中,算是養(yǎng)殖大戶。
記者從山東省畜牧獸醫(yī)信息中心獲悉,在今年七月中旬還維持在每斤4.3元的雞蛋價格,下旬開始明顯上漲。在濟南市部分農貿市場和超市,雞蛋價格十多年來首次突破5元錢。
在大家日常飲食結構中,雞蛋是最常吃的食物之一。蛋價的直線飆升,無疑讓老百姓的菜籃子變得沉甸甸的。
為解開價格謎團,記者最近探訪了雞蛋產業(yè)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現,無論價格漲跌,養(yǎng)雞戶、批發(fā)小販、零售商獲取的利潤都是定額的,在這次漲價中都獲利不多。蛋價上漲是市場規(guī)律在起作用,而究其深層次原因,是長期沿襲的小農經濟生產方式。
養(yǎng)雞戶有本難念的經
早晨5點,養(yǎng)雞戶就要起床給雞喂飼料,跟人一樣一日三餐不能少,天熱了還要凌晨起來給雞舍添水。為了讓蛋雞活下來,養(yǎng)雞戶要不停地給它們購買各種疫苗防治??墒请u蛋市場價貴了,養(yǎng)雞戶卻沒有發(fā)言權。
養(yǎng)一只雞 成本多了10元
“養(yǎng)雞每年的收入有兩萬元,這比種地賺得多。”老湯不貪心,但養(yǎng)雞也不是清閑的活。早晨5點,就要起床給雞喂飼料,跟人一樣一日三餐不能少,天熱了還要凌晨起來給雞舍添水。“所以老婆經常抱怨。”
8月7日下午三點多,一場急雨剛過,雞糞的酸臭味混在空氣中熏得人眼發(fā)酸。老湯一邊招呼記者,一邊忙著把1000多個新產的雞蛋拾到獨輪手推車的塑料(11025,170.00,1.57%)箱里。“每天彎腰一兩千次,都腰椎勞損了。”
上個月天氣太熱,老湯家的雞減產了,原本十只雞每天能產九個蛋,現在就七八個。“還好雞蛋漲價了,不然又得虧本。”老湯一點不羨慕城里人的生活,“買斤雞蛋還要五元錢,活得累。”
可惜漲價的不只雞蛋,老湯說,去年還八九角一斤的有機磷飼料現在漲到1.35元了,拌飼料的油和維生素都漲了,水電還有各種疫苗的價格也居高不下。“現在養(yǎng)一只雞成本要30多元了,比去年多了將近10元,雞蛋能不漲價么?”
老湯現在養(yǎng)的雞,品種是章丘的海蘭褐,從孵化場買雞仔每只就要四元,比前幾年翻了一番。
為防病蛋雞得打三十種疫苗
讓老湯操心的還不止這些,在各種禽類流行病當道的今天,為讓這些身價倍增的“未來媽媽們”活下來,老湯就要不停地給它們購買各種疫苗防治。碰上新流行病,沒準就得賠得血本無歸,所以越來越多的養(yǎng)雞戶選擇了退出。
這點老湯深有體會,他不賭博,但他感覺自己的職業(yè)就像在博弈,“賠了錢就不干了,成天擔驚受怕心臟受不了啊!”“這幾年,我們村的養(yǎng)雞戶眼看著少了”,采訪中,碰到來串門的隔壁養(yǎng)雞戶于女士。她說,“以前我們村是響當當的養(yǎng)雞第一大村,高峰時有三十多個養(yǎng)雞大戶,就是這短短一百多米的距離,也能有六家養(yǎng)雞戶,如今只剩三家了。”這些農戶都是因為成本上升,賠本厲害,轉行開小飯店了。
從雞仔到產蛋,一只蛋雞需要成長的周期大約是150天。老湯給記者找來一份《雞蛋免疫用藥程序》,這是村里農科人員發(fā)放的,里面詳細介紹了需要使用的近三十種藥物。
按照這個表,剛孵出一天的雞仔,就要注射“CV1988”疫苗,預防常見的馬立克病。而諸如預防喉炎的疫苗卻要花80元,“沒算過,但疫苗花的錢挺多。”老湯感嘆。
賣價都是蛋販子開出一口價
最讓老湯郁悶的是,風險他承擔了,養(yǎng)殖成本高他掏了錢,可是雞蛋市場價貴了,他卻沒有發(fā)言權。每隔一天都會有批發(fā)雞蛋的商販來老湯家批發(fā)雞蛋,雞蛋按箱(45斤)賣,售價在180元到200元。
記者與村里三位規(guī)模較大的養(yǎng)殖戶聊天得知,雖然市價每斤超過了5元,但養(yǎng)殖戶們無奈的是,雞蛋的出廠價都是蛋販子開出的一口價,“給得多就賺點。”
于女士說,他們不敢還價,因為如果對方不買自家蛋了,這批雞蛋就會變質壞掉。雞蛋漲價給養(yǎng)雞戶們帶來的收益有限,“錢全讓販子掙走了。”
三位農戶的回答很一致——— 今年掙的這些錢“基本都補了前兩年的虧空”。
雖然各個養(yǎng)殖環(huán)節(jié)都在漲價,但生活還得繼續(xù),豬肉漲價后,很多人開始用雞蛋作為替代品,雞蛋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這既是漲價的原意之一,也是老湯等養(yǎng)殖戶的希望。
養(yǎng)雞企業(yè)感慨“蛋價偏高”
常買菜的主婦都知道,章丘是濟南的蛋籃子,濟南市民吃的雞蛋約有三分之一來自章丘。每天,來往于兩地間的運蛋車多達數百輛。
章丘市瑞鳳養(yǎng)殖有限公司,是當地的養(yǎng)殖大戶之一,“我們每天給你們市區(qū)運送的雞蛋有好幾萬枚呢,足足有5噸重。”8日下午,該公司銷售部總經理王長青告訴記者。
與先前記者采訪的養(yǎng)殖戶不同,這里使用的養(yǎng)殖設備都是自動化的,管理很方便。但日益高昂的養(yǎng)殖成本,依然讓王長青很頭疼。
雞舍采用的水簾降溫、自動飲水、自動加料、自動清糞等電氣化工具,節(jié)省了不少人工成本。但同時,也增加了水電費的支出。“物價漲了,人價也漲了。”王長青覺得工人越來越難招聘了,前幾年每月1200元管吃管住的工作很多人在爭,現在1800元都招不來人了,“不光是因為這項工作枯燥,主要還是錢不值錢了。”
高溫減產是所有養(yǎng)雞戶最擔心的問題,夏天雞食欲不振吃得少了,雞蛋就產得少。所以,飼料里就要加入維生素類的營養(yǎng)。“不過,說實話,5元一斤的價格偏高了點。”他指著走貨單說,按8月7日的出廠價格,每斤雞蛋4.44元,這與去年春節(jié)期間的價格完全相同。
王長青分析,現在的價格是有水分的,雖然雞蛋不像大米,能長期囤貨,但二級經銷商暫時性的哄抬價格,還是能起一定作用的。“家產萬貫,帶毛的不算。”這是當地養(yǎng)殖戶的一句戲言,也說明了養(yǎng)雞生蛋這種行業(yè)存在太多的不確定因素。
也許今天還是百萬富翁,一場禽流感后就變成了窮光蛋。王長青的體會也是,養(yǎng)殖戶減少了,市場供不應求。所以蛋少了,價格自然高了。
“貨源很緊張,凌晨兩點多就守著”
批發(fā)小販稱掙的都是辛苦錢
目前,濟南還沒有專業(yè)成形的雞蛋批發(fā)市場。無論是大家在超市、街攤購買的雞蛋,還是飯店、蛋糕店自己進的雞蛋,都是來自雞蛋批發(fā)商,就是養(yǎng)殖戶口中的小販。他們游走于養(yǎng)雞場和商戶中間賺取差價。
批發(fā)商:沒比以前掙得多
欒芝芳,是雞蛋批發(fā)商之一。她主要向濟南西部、南部的幾個農貿市場和超市供應雞蛋。說起高漲的行情,她并未興奮“原來掙多少現在還掙多少”。
欒芝芳的蛋買賣很火,除了雞蛋外,還賣鵝蛋、鴨蛋。她點評說,今年只有雞蛋漲得兇,雖有起伏但幾乎是一路高漲,其他蛋價幾乎沒變化。
她的雞蛋多數來自章丘一家大型養(yǎng)雞企業(yè),還有部分是去濟南東部的村子,走村串戶收來的。“貨源很緊張的,以前我早上賣完油條再去進貨?,F在凌晨兩點多就得守在那兒。”欒芝芳說,養(yǎng)雞戶賣給她的價格是190元一箱,她轉手批發(fā)給零售商的價格是200元。這10元的差價,扣掉人工、運輸成本等費用,一箱能剩兩三塊錢。平均一天賣三四十箱,純掙一百多元錢。
由于貨源減少,越來越多的批發(fā)商從石家莊、菏澤等地進貨。“油價漲得厲害,跑的路也遠多了,賣一斤蛋只能掙幾分錢,都是辛苦錢。”一位姓郭的小販說。
零售商:漲價后買的少了
與批發(fā)小販情況相似,同靠“吃差價”過活的零售商收入也沒啥改觀。
楊女士在如意苑小區(qū)旁邊的農貿市場賣雞蛋,她就是從欒芝芳那兒進貨,每箱200元合每斤4.44元,零售價是每斤4.9到5.0元,比起五六月份每斤漲了五六毛錢。
但不管是漲還是跌,由于養(yǎng)雞戶、批發(fā)商都會隨行就市進行調整,因此楊女士感嘆:每斤雞蛋的純利不會多于三毛。
如果再算上市場管理費等成本,賣一斤只能賺兩毛。而且,她發(fā)現漲價后,吃雞蛋的人少了,一天賣三箱就不錯了,這樣一算收入反而更少了。
8日上午,記者來到沃爾瑪超市陽光新路店,銷售員也有同感,雞蛋都是從章丘進的危山山雞蛋,6.9元一斤。每斤的價格比上個月足足漲了一元,銷售也隨之下滑,以前一天賣十幾箱,現在減了三分之一還多。
被雞蛋改變的生活
近期,雞蛋價格的持續(xù)上漲已經給消費市場帶來連鎖反應。記者這兩天了解到,快餐店里的西紅柿炒雞蛋每份貴了兩元錢。早點攤的雞蛋灌餅也專挑個頭小的雞蛋來做,一些蛋類經營戶則因價格太高難賣而歇業(yè)。“唉,再這樣漲下去真扛不住了!”9日下午2點,勝利大街專賣雞蛋灌餅的攤主說,雞蛋漲價他們受影響太大了?,F在做餅用的蛋,都是他從附近市場“精挑細選”買的小個頭兒雞蛋。
不過,即便這樣他仍犯愁。上個月開始,他的雞蛋灌餅從兩塊漲到了兩塊五。“不漲價得賠了,但來買餅的一看怎么又漲價了,很不樂意,但我們也沒辦法?。?rdquo;記者的幾個同事,原來都是這位攤主的常客,漲價后買的的確少了。
此外,很多以雞蛋為原材料的菜品和糕點中,加入的雞蛋也十分“不給力”。
8日中午,記者的朋友去泉城廣場附近一家餐館吃飯,菜單上寫著“西紅柿炒雞蛋一盤12元”,比上次來吃貴了兩元。而菜上桌后,愛吃雞蛋的朋友一看,盤子里多是紅紅的西紅柿湯,不愿意了。“雞蛋咋只有這么點呀?”朋友抱怨,雞蛋沒了分量,只吃西紅柿太痛苦了。
記者有同事最近從芙蓉街買了最愛吃的蛋撻,價錢雖然沒變,但蛋香味明顯淡了。
中秋節(jié)將至 蛋價將迎新高?
據山東省畜牧獸醫(yī)信息中心對全省25個集貿市場價格定點監(jiān)測,從7月25日到7月31日,山東省雞蛋平均價格為 9.17元/公斤,同比上漲17.72%。而記者從近兩天濟南幾家農貿市場和超市統(tǒng)計的價格來看,一斤雞蛋的價格已經漲到5元。
雖然,諸多養(yǎng)殖戶將漲價原因歸結到供求上,然 而9日下午,畜牧局科技處有關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卻說,現在濟南市的蛋雞存欄量保持在 2800萬只,并沒出現下降的趨勢。
據他的分析,雞蛋漲價的原因主要是飼料價格上漲。夏季炎熱、疾病等原因也確實存在,但影響不大。他的推斷是,市區(qū)的雞蛋價格近期會趨于正常穩(wěn)定。
不過,山東財經大學(籌)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杜巖給出的答案卻是相對的。他說,中秋節(jié)前,很多食品企業(yè)會大量地采購雞蛋制作月餅等食物,會加劇市場蛋類產品的供不應求,再次推高價格。而且,9月初學生開學,食堂也會大量進購雞蛋,盡管這種漲價只是臨時性的。
從今年初至今,雞蛋漲價卻是一種持續(xù)性較強的連鎖反應。這有通貨膨脹的原因,有生產成本的原因,杜巖覺得雞蛋漲價的模式與豬肉漲價如出一轍。不過好在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中肉類的地位比蛋類要高得多,所以雞蛋漲價還沒有達到一個令人無法接受的地步。
但是豬肉漲價后,很多人選擇食用雞蛋作為替代品,杜巖覺得這只是造成市場供不應求的原因之一。他認為主要還是餐飲行業(yè)加大了蛋類的使用率,抬高了蛋制品的價格,相應的抬高了雞蛋價格。
他覺得,雞蛋漲價還是很正常的事,只不過老百姓對于漲價的信息比較敏感,所以對于雞蛋漲價有種莫名的恐慌。
他認為雞蛋價格近期不會趨于平靜,還會有所波動。所以政府應該加大整頓措施,控制價格上漲,農業(yè)主管部門應當正確引導養(yǎng)殖戶,并給予一定的補貼,避免養(yǎng)殖戶大量減少。“最重要的是減少中間商將利潤分流。”他說,讓養(yǎng)殖戶能賺到錢,以應對生產成本的提高。還要有關部門對于市場的不正當行為進行有力的防治。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