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是以銷售豬藥為主的,因為市場原因,今年把重點改為禽藥,我主要做的吉林市場,吉林肉禽集中在德惠,農安,公主嶺,梨樹,還有梅河,柳河.東豐,遼源這些地方.總體給我的感覺.首先市場容量還是比較大的,另外,禽藥銷售主要由龍頭控制,他們放雛放料帶技術服務,在市場上形成壟斷.以前賣的好的技術性門診,現(xiàn)在生意都淡的很,養(yǎng)戶只有在病情特別嚴重的情況下才會麻煩他們.我曾經(jīng)談過幾個龍頭,感覺很不好做。
主要是:
1,風險性大,龍頭做現(xiàn)款很難,而且,有一部分龍頭信譽無法保障,如果他掙錢了,欠款肯定給你,如果陪錢了,那對不起,欠款估計就黃了.龍頭大部分在當?shù)囟加袕碗s的社會背景,外地人還惹不起.。
2,對技術服務的依賴性很強,龍頭一般不懂技術,全靠廠家技術服務賣藥.技術服務一走,你的藥就停了,龍頭全看技術服務的水平.有些龍頭干脆把進藥的權利就交給藥廠的技術服務了.自己根本不管,這給別的廠家進入,造成很大的困難.
3,龍頭有大有小,大的每個都有2-3個技術服務盯著,你再做也沒意思了,蛋糕就那么大,沒家分到手的也就1萬左右的銷量.小龍頭就象雞肋,不放技術服務賣不了藥,放個差的技術也賣不動,放個好的不值得,量沒多大.進退兩難。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