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大肉食“逆天改命”突遭年報疑問

2020-05-12來源:《金陵晚報》文章編輯:小琳[點擊復制網(wǎng)址]
|
  近一年來,“超強豬周期”讓豬肉概念股賺得盆滿缽滿,股價也一騎絕塵。
 
  不過,身處山東的龍大肉食(002726)似乎身影落寞,去年豬肉概念股平均漲幅74.7%,龍大肉食僅收獲15.7%的漲幅。
 
  “毛利率低,生存逼仄,存在感弱”,這是不少資本人士對龍大肉食的印象。不過,就在披露年報前后,公司股價卻啟動了一波凌厲的攻勢,階段漲幅高達五成。就在外界感慨公司欲“逆天改命”時,年報又讓龍大肉食再陷爭議。
 
  “弱肉強食”尷尬
 
  4月29日,龍大肉食發(fā)布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68.22億元,較上年增長91.63%,實現(xiàn)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1億元,較上年增長36.04%。
 
  不錯的業(yè)績沒能引起券商喝彩,僅國海證券一家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如果搜索各家券商的過往公開研報,龍大肉食自2014年6月上市以來,就鮮有券商關注,最近一年多僅太平洋證券持續(xù)追蹤。
 
  “受制于上游,盈利波動較大,利潤率低,除了大本營基本‘不出圈’。”當被問及不關注龍大肉食的原因,記者接觸的深圳某券商研究員直言。一方面,龍大肉食無法與同處山東的金鑼集團相抗衡,另一方面,作為糧食主產地之一,在山東本地發(fā)展生豬養(yǎng)殖業(yè)成本優(yōu)勢明顯,該省也是各家巨頭攻城拔寨的首選,行業(yè)競爭異常激烈,也讓龍大的發(fā)展空間異常逼仄。
 
  或許通過對比,才能一窺龍大肉食與龍頭企業(yè)之間的盈利鴻溝。以雙匯發(fā)展為例,公司去年實現(xiàn)營業(yè)總收入603億、凈利潤54億元,分別是龍大肉食的3.6倍、22.4倍。此外,去年龍大肉食66%的收入來自屠宰業(yè),該板塊毛利率為3.35%,而雙匯為9.22%。
 
  在行業(yè)追求規(guī)模經濟、成本優(yōu)化的大趨勢下,“強者愈強”讓二三線梯隊短期追趕無力,這也不難理解,豬肉概念中的29只A股,2019年股價平均漲幅為74.7%。其中,正邦科技、牧原股份等企業(yè)的漲幅超過2倍,而龍大肉食的年度漲幅卻定格于15.7%。
 
  強抓“豬周期”
 
  不過,資本市場不乏意外。今年3月23日,龍大肉食見股價階段新低5.86元,隨后即一路攀升,5月7日觸碰8.79元,漲幅高達50%,也將2020年漲幅拉高至21.57%。
 
  從乏人問津到驟成資本寵兒,這中間發(fā)生了什么?記者注意到,早在年報披露前,坊間傳言龍大肉食從去年上半年就囤積了大量的冷凍肉,當時豬價尚未起飛,這部分冷凍肉成本較低,將助力公司的業(yè)績爆發(fā)。
 
  這從公司年報可窺端倪。截至去年底,公司存貨大幅增長,賬面價值高達26.7億元,占總資產比例為42.26%,比年初激增近1.9倍,存貨以冷凍肉為主。在部分投資者看來,這部分存貨將陸續(xù)釋放利潤。
 
  此外,龍大肉食產能正處于急速擴張中。根據(jù)年報,2019年公司生豬養(yǎng)殖產能為60萬頭,當年生豬出欄量為25.29萬頭。按照規(guī)劃,公司擬通過新建和并購的方式,2024年實現(xiàn)年出欄350萬頭的生豬養(yǎng)殖規(guī)模。去年公司屠宰產能為730萬頭/年,當年生豬屠宰量501.28萬頭。預計到2021-2022年,屠宰產能有望達到1000萬頭/年以上。
 
  搜豬網(wǎng)首席分析師馮永輝曾表示,對于屠宰企業(yè)而言,達到1000萬頭的屠宰規(guī)模,即意味著企業(yè)進入我國屠宰企業(yè)的第一梯隊。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累計斥資32億,2019年6月藍潤集團正式成為龍大肉食的控股股東,戴學斌、董翔夫婦進而成為上市公司實控人。備受關注的是,僅2019年,藍潤集團先后在四川省巴中市和達州市投資百億元建設生豬全產業(yè)鏈項目,涉及產能300余萬頭。藍潤方面作出承諾,最遲不超過2025年6月前完成與上市公司簽署四川生豬產業(yè)鏈項目的股權或資產轉讓協(xié)議。
 
  在一些投資者看來,龍大肉食目前的市場主要集中在山東及華東地區(qū),而藍潤集團在西南擁有廣泛的人脈和社會資源,有望幫助公司開拓西南市場,使龍大發(fā)展成為一家全國性的肉類龍頭企業(yè)。
 
  存貨“面目全非”
 
  但是,“成于存貨,敗也存貨”。
 
  日前,有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易發(fā)問:2019年報中龍大肉食消耗性生物資產期末賬面余額為1617萬元,而期初余額為12208萬元,公司的育肥豬基本都死了,還是記錯賬?
 
  龍大肉食在年報中指出,消耗性生物資產是指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將來收獲為農產品的生物資產。對于公司而言,也就是存欄待售的牲畜。
 
  對于投資者的質疑,公司在忙不迭“道歉”后,一份年報更正悄然而至。
 
  從5月8日公司披露的年報更正來看,存貨分類明細發(fā)生巨大變化。以期末賬面余額來看,其中原材料從4.08億調整至2.1億,跌價準備從2329元變?yōu)?7萬元,消耗性生物資產從1617萬元增至7786萬元,但存貨合計仍為27.3億元。對此,公司只稱“年報部分內容有誤”,并無進一步解釋。
 
  事實上,有會計師指出“存貨信仰”不足信,豬肉行業(yè)存在的一個財務黑洞就是凍肉價格隨行就市,在豬肉價格快速上漲的背景下,低成本的凍肉在消耗,同時公司必須采購高成本豬肉進來替換,存貨金額快速上漲,但實際存貨數(shù)量會慢慢下滑。未來原料一旦跌價時,高成本存貨將吞噬利潤,業(yè)績變臉風險大增。
 
  藍潤集團的“深不可測”也讓龍大肉食的發(fā)展軌跡不可測。實控人戴學斌被指與行事兇悍的神秘資本力量“達州幫”過從甚密,隨著“達州幫”迅速退幕,媒體暗指目前僅剩戴學斌“獨撐”。戴學斌以地產起家,現(xiàn)在卻耗資百億發(fā)力生豬養(yǎng)殖產業(yè),本就有跨界之憂,而藍潤集團將四川項目的注入期限設置為2025年6月17日前,更讓人感慨“世事難測”。
 
  對于這些市場疑慮,記者向龍大肉食發(fā)送了采訪提綱,截至發(fā)稿公司方面未有回應。

◆雞病專業(yè)網(wǎng)——為行業(yè) 盡己任! 建于2005年 領先的行業(yè)新媒體服務提供商◆

免責聲明:
1、凡注明為其它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wǎng)對其真實性負責。
2、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3、我們努力做到報價信息參考價值最大化,對于報價同一地區(qū)可能存在一些浮動差異,建議實單實談商榷交易為準。